标签:
社会中国边检文化中国可持续崛起包容 |
中国边检(中国边防检查CHINA IMMIGRATION INSPECTION)是中国给世界各国人民来华访问时带来第一印象的地方,它展示中国的姿态,影响世界对中国的看法, 同时关系着全球华人华侨的感情。多年来我每年数次回国,亲眼目睹了中国边检在工作效率和服务态度上的改进,我这样说是基于我对许多国家边检效率和服务态度的比较之上的。
自2007年夏天开始,中国边检在各机场边检服务台上均安装了“欢迎对我的工作进行评价”的评价器,这是中国边检工作的一个创新,值得称赞!记得2008年1月在瑞典SIGTUNA举办了一次瑞中工商研讨会,我发言时给大家展示了中国边检“欢迎对我的工作进行评价”的照片(见下面第一张照片)。研讨会后有一位瑞典企业家问我,哪里可以购买到这样的评价器,他说他想把它们马上装到每一个瑞典公共服务部门的大厅里去!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中国边检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吗?
http://s6/mw690/001OufIzgy6PYFTeBqR75&690
中国边检出入境通道的设置和称谓关系到千万海外华人的感情。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在海外有近6000万华人华侨,这里面华人有近4000万人(仅印尼就有2000万人),华侨近2000万人。“华人”的定义是已经加入所在国国籍的中华儿女和他们的子孙;“华侨”则是仍持中国护照但拥有所在国永久居民身份的同胞。如何在情感上最大程度地去拥抱我们在海外的4000万华人是我们侨务、宣传、公安和边检部门需要研究的话题。
同样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人会来中国访问,随着相互了解的加深,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对中国文化会有亲切感或许还有认同感。中国这条巨龙要长久地可持续地腾飞需要争取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认可、认同和支持。如何最大程度上去包容世界,包容世界各国人民也需要我们好好研究。
目前在各地的中国边检的入境通道的管理上,比如说首都国际机场、浦东机场、白云机场、深圳机场等等,都是将入境人员按照“中国公民”(Chinese Nationals)和“外国人”(Foreigners)来区分的。这种做法虽然对入境人员的分流管理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刻意把持中国护照与持非中国护照的人分开列队,强调中国人和外国人之差别,弊大于利。
这里要提的是许多国家实行双重或多重国籍,在这些国家已经入籍的同胞,依然在当地国被大家认为是中国人。但是,依照中国当下的法律这一大批数以千万计的同胞已不再是“中国公民”了,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我们有没有必要在中国的大门口去称呼非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持有者(包括4000万海外华人)为“外国人”?有没有必要让他们站在写有“外国人”这几个大字的标牌下排队依次通过中国边检?有没有必要在他们的入境卡和出境卡上刻意地去提醒他们是“外国人”?
当年设置“外国人”专门的入境通道的本意或许是为了尊重老外(洋人),给他们一种特殊待遇,使他们不被国内各种各样的人所打搅,让他们过境过得更舒适些, FEEL AT HOME (有到家的感觉)。但今天来看,这种做法显得多余,尤其显得不包容,还一不小心把中国和外国给对立起来了,不知不觉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对立面。这种情形经常出现:本来是一起出行的亲友、朋友或同事,由于所持护照不同而不得不分开站队,被提醒谁是中国人,谁是外国人。
我们经常对海外的华人华侨说要常回家看看。对在海外居住的数千万的华人来讲,回到家却在家门口被称为“外国人”是一件不爽的事,这也与国侨办和广大侨务干部辛勤工作所宣传的爱国爱家理念不合拍。
如果我们在中国边检入境通道名称的设置上稍作改进,所传递的正能量对凝聚全球华人华侨的力量,对汇聚全世界的力量和智慧,对中国在全世界的形象,对中国的可持续崛起具有积极的意义。
为此,请允许我建议在中国边检入境通道名称上取消“外国人”(Foreigners)通道,采取如下两大通道,其称谓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持有者(THE PRC
2.
所有护照持有者(ALL PASSPORTS
HOLDERS)
同时,请允许我建议在中国边检印制的“入境卡” (ARRIVAL CARD) 和“出境卡” (DEPARTURE CARD)上将“外国人”这三个字去掉。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不把“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对立起来,又在文化和情感上不仅团结和包容了千百万海外华人,而且团结和包容了全世界人民。许多发达国家的边检在出入境通道的名称设置上均不用“外国人”的提法,以避免被指责为种族主义或狭义的民族主义。
在今天这样一个本土全球化的时代,长着一张老外脸,也可以拥有一颗中国心。任何人,无论国籍和肤色,在文化上、在情感上、在价值观上、在心灵深处都可以做一个中国人。现在正在讨论的中国绿卡制度是朝这个方向走的。当持中国绿卡的人群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完全可以考虑设立“中华人民国和国绿卡持有者”通道。
取消“外国人”通道,以“所有护照”通道取而代之,这样做还便于灵活管理,能更进一步地提高过境效率。根据边检现场的具体情况,中国公民(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持有者)可以自己选择站在“所有护照”(ALL PASSPORTS)的队伍里。另外,持不同护照的同事、亲友和朋友可以一直在一起排队,一起入境,这最大程度地包容了所有的入境者,是实实在在地在说一声“中国欢迎你!”
曾经有过为海外华人华侨专门开一个通道以方便他们入境的讨论。这种将有某种国籍和区域特征的入境者特别地分开排队的做法,无论是针对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还是纯粹意义上的老外的,都不应该是今后理想的发展方向。对立统一,合而不同,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可以完美地运用在边检通道的管理上;底线是在我们“中国欢迎你!”的大门口没有“外国人”这几个字。
其实在出境通道上我们就没有设立“外国人”专门通道,而是允许出境者不分国籍一起排队,一起通过边检,一起经过安检,确实把方便给了大家。如果出境能这么做,入境应该也可以这么做。本建议对边检管理的硬件和软件也不会提出太多的要求,容易实施。
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房晓辉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教授
http://s5/mw690/001OufIzgy6PYFToivW14&690
2007-08-21 中国:
中国边检出境检查。自2007年夏天开始在中国各机场边检台上安装的“欢迎对我的工作进行评价”的评价器,是中国边检的一个创新。
http://s8/mw690/001OufIzgy6PYFTIpUP97&690
2007-06-26 中国:中国边检出境检查
http://s2/mw690/001OufIzgy6PYFTS9LXe1&690
2007-06-26 中国: 中国边检出境检查
http://s9/mw690/001OufIzgy6PYFU5DbG28&690
2007-08-15 瑞典: 瑞典边检出境检查
http://s7/mw690/001OufIzgy6PYFKA9JY66&690
http://s2/mw690/001OufIzgy6PYFNLVzb61&690
中国边检印制的“入境卡”(ARRIVAL CARD):英文“ARRIVAL
CARD”没有“外国人”这三个字,刻意用中文写上“外国人”这三个字,弊大于利。
http://s1/mw690/001OufIzgy6PYGrXsnC40&690
中国边检印制的“出境卡”(DEPARTURE
CARD):英文“DEPARTURE
CARD”没有“外国人”这三个字,刻意用中文写上“外国人”这三个字,弊大于利。
http://s13/mw690/001OufIzgy6PYUnziGg5c&690
2015-02-11 中国: 中国边检出境检查
http://s8/mw690/001OufIzgy6PZ1ZcBZZa7&690
2015-02-12 中国: 中国边检出境检查。
http://s1/mw690/001OufIzgy6PYHygfRuf0&690
2015-02-12 瑞典: 瑞典边检入境检查。左边是所有护照通道,右边是欧盟公民通道。
http://s16/mw690/001OufIzgy6PYHBZfNJcf&690
2015-02-12 瑞典: 瑞典边检入境检查。左边是所有护照通道,右边是欧盟公民通道。
http://s11/mw690/001OufIzgy6PYHIEhECba&690
2015-02-12 瑞典: 瑞典边检入境检查。左边是所有护照通道,右边是欧盟公民通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