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之殇
(2015-04-07 08:30:30)
标签:
格力娃哈哈小米多元化面膜 |
分类: 2015 |
对多元化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实际上靠多元化成功的企业很少,反倒是专业化的企业容易成功。但时至今日,多元化仍是不少企业的追逐,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3月18日,格力董事长董明珠接受采访时表示,格力也推出了自己的手机,而且格力手机的卖点是三年不会坏。我一直推崇格力的专业化,在许多场合宣传格力是25年只做空调的企业,所以空调做得好,市场占有率高,企业发展健康。这回让我这个“粉丝”很受伤,一直倡导专业专注工业精神的铁娘子的形象也打了折扣。手机业已有五个大牌在先,你格力即使“分分钟”就能造出手机,但又能说明什么呢?现在可不是比谁能造出什么的年代。品牌不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用户心目中的格力还会是一个专业的空调品牌吗?
不久前,又获悉中国的“雷布斯”入股丹姿集团,推出了“小米”面膜,欲打造面膜界的小米。小米做路由器、电视、手环、净化器、智能灯倒还沾边,现在又做美容产品了。小米做面膜我倒没什么诧异,互联网思维嘛!你说不清这帮家伙会如何玩跨界。面膜现在似乎很火,但那和做手机、卖手机又有什么相干,即使是有钱,也应该投入到智能手机研发上,免得让人家告你侵权。不过,雷军焦虑的可不是这个,五年崛起的小米正要飞速前进呢!
还有一个娃哈哈,近年来将业务版图扩张到童装、奶粉、印刷、零售、机械和奶牛养殖等新产业。仅饮料这一主业就又包括了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等诸多品类的150多种产品。最懂中国市场的宗庆后也许真的老了,连自己的亲闺女都说娃哈哈到了一个“危机时期”。
想来想去,这些大佬们所以要多元,背后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心结,就是在求销售的不断增长。格力计划靠这款结实的手机在2015年增加销售额1000万,小米的销售目标也是要再增营收,而且雷军和董明珠还打赌看谁能超过谁。娃哈哈是千方百计要突破千亿的目标,结果却适得其反,连续几年业绩下滑。爱迪生奶粉已悄无声息,娃哈哈格瓦斯、娃哈哈商超、娃哈哈童装店都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看上去,他们似乎是不得不走多元化之路,其实根子还在心态和价值观。企业为什么要越做越大,格力为什么自己非要每年增加200亿不可?娃哈哈不超过千亿大关又有什么关系?中国不缺开杂货铺的大企业,最需要的应该是在一个领域(哪怕是很小的领域)把技术、质量、产业做到极致的企业。拼增长速度,拼企业规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将成为新常态,也应该是一种新的工业文化。没有专业心态,中国制造就永远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就会令国人永远跑到日本去买电饭煲和马桶盖,去德国买刀具,去瑞士买手表,给外国人交各种专利费。不能聚焦产品,到2025年中国制造就不可能进入全球制造的第二方阵,与日本和德国比肩。
弃多元化之浮躁,守专业化之精神,这绝不是一件小事。
2015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