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制度的逻辑

(2014-09-09 10:24:43)
标签:

制度

文化

企业

问题

郭士纳

分类: 2014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刚刚进入企业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董事长与我谈话,他首先给我提了一个问题:“在企业管理中,是制度重要,还是人重要?”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当然是制度重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人就是一片散沙。”他却说:“我认为,人更重要。制度是人定的,也要靠人去执行。人不行,制度有什么用!”我想了想,也有道理。TMD,这简直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之类无解的题目。

 

此后,做了三十年企业管理工作,这个问题一直在我头脑中萦绕。人类一提问,上帝就发笑,是因为问题本身就有问题。离开具体环境和时段,没有大前提,谁也说不清哪个更重要。正确的答案似乎是:当制度不够好时,解决制度问题最重要;当人不够好时,解决人的问题最重要。制度和人,正如自行车前后两个轱辘,少一个也不行。

 

不管怎么说,大多数企业在制度管理上仍是短板,制度难以落实,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普遍问题。所以如此,有以下五个主要原因。

 

制度与文化冲突。一个企业的制度,一定要与企业的文化相匹配。制度应该是文化的外衣,文化应该是制度的灵魂,但许多企业的制度对其文化不够支持,甚至与其文化相悖。比如,企业强调创新文化,但制度不奖励创新,不能容忍失败。企业强调精益文化,但制度不约束粗疏,缺乏严格监控。和文化拧着劲儿的制度,不是无益就是有害。

 

制度与实际脱离。制度本应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对实践过程方法的总结,概括提炼出来的。按照买来的制度范本或照抄其它企业的制度,看上去挺美,但很难切合自己的实际。结果,不是空泛不可操作,就是过细难以执行,这样的制度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制度。另外,有的制度倒是自己的,但三年五年不去修改,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内容条款早已滞后,制度和执行两张皮,这样的制度既无法施行,也不能指导实践。

 

制度执行不公。制度应该是契约,是全体人利益的聚合,而不应只是针对员工、管束员工的。制度的威慑力,一定体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上面。有时,破坏制度的往往是那些手执权杖的老板或管理者,又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戒。面对没有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制度,大家也就不把它当回事儿。

 

制度缺乏培训。制度要落实,首先是宣贯和培训。一项制度如果相关人对其内容都不了解、不熟悉,就不可能按照去做。企业里制度不少,但制度的培训太少。凡是执行不好的制度,你去做个调查吧,可能大多数人会说,我们还不太清楚有这样的规定。

 

制度没有检查。IBM的郭士纳曾说过:“人们不会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检查和监督的。”没有监督就谈不上管理,制度的执行也如是。如果写下来就等于做到了,那管理也太简单太容易了,要管理制度,绝不能少了检查,只有检查,才能发现问题,包括制度本身的问题和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只有检查,才能推动制度落地。可以设想,只有交通法规,没有警察和电子眼,行吗?

 

制度管理是科学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制度不是万能的,但不加强制度管理是万万不能的。人固然重要,但离开制度的人或组织,既不会有方向,也不会有效率。

2014年9月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