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时节赏析《清明》诗

(2012-03-29 09:19:14)
标签:

清明

财经

分类: 2012感悟

又要到清节了,又想起那首家喻户晓,老少咸诵的小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清新明丽,造语自然,情味悠长的七绝,仅用28个字却表达了清明时节独特的情和景,意象优美,内涵丰富,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大多数人都知道此诗是晚唐诗人杜牧所作,其实,在杜牧外甥所编的《樊川文集》中未收录此诗,北宋时又有人广泛收集杜诗,编辑的《樊川续集》、《樊川别集》中亦未收录此诗。直到南宋末年谢枋得所编《千家诗》中才首次出现此诗,并注明是杜牧所作。谢在注释中说:“此清明遇雨而作也。游人遇雨,衣履沾湿,行倦而兴败矣。神魂散乱,思入酒家暂栖而未能也。故见牧童而问酒家,遥望杏花深处而指示之也。”也有人说,此诗是晚唐诗人许浑所作,其佐证是因为许浑写过一句“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

 

不论作者到底是谁,总之,这是一首广为传诵的佳作。

 

更有趣味和神奇的是这首七言绝句,竟可以一字不易地改变为一首长短句的小词或一个最短的分镜头剧本。

 

词作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么一改,由找酒家变为找牧童了,雨中路人过酒家不入而寻找牧童到底要干什么,不得而知,但也饶有兴味。

 

剧作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么一改,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对白,俨然一个故事情节。让张艺谋去拍成短片,也一定很美,很好看。

 

《清明》这首小诗是一幅水墨画,是一首二胡曲,平易隽永,余韵无穷。

 

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文学样式无疑是诗。而古典诗歌最鼎盛的时代是唐代。闻一多说:“人家都说唐诗,我偏要倒过来说诗唐,就是诗歌的唐朝。”鲁迅先生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

 

清明,是春天的节日,有沾衣欲湿的杏花春雨,有吹面不寒的杨柳微风。春天,有我们对生命的全部记忆和希望,一切都从春天开始,一切都还来得及。我们现代人,还能有对大自然变化的那种深刻心理感受吗?还能写出更多既脍炙人口,又千古传唱的春诗吗?

 

清明时节读《清明》诗,好诗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借古人诗句,抒今人情怀。苏轼说:“人生难得几清明?”是啊,我们应该爱生命、爱春天、爱自然、爱生活。

 

祈愿地久天长,乾坤朗朗,人生富丽,处处清明。

 

2012年3月2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