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联轶事

(2012-01-20 09:34:23)
标签:

春联

财经

分类: 2012感悟

眼瞅着到年根儿了,千门万户都挂上了大红的灯笼,贴上了大红的春联,那一种中国特有的喜庆,那一份浓浓的年味儿,直钻到人们心里。

 

春联,是春节时张贴的对联。说起对联,那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和审美意义,富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春联始于“桃符”。秦汉时过春节人们用两块桃木板,上面画着善于捉鬼的“神荼”、“郁垒”两兄弟,叫门神,用于镇邪驱鬼,所以,现在仍认为桃木可避邪。唐代开始,文人墨客用写吉祥庆语来代替门神画像。有一年后蜀皇帝命学士题桃符,呈上来后,皇帝多不满意,自己也题了一个“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相传这是中国最早的春联。宋代之后,春节贴对联已成风俗。王安石诗中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这一世象,诗中的“桃符”即是春联的别称。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曾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靠行政命令推广春联,朱元璋是第一人,他不但发文件而且亲自走基层去查看,见到满城五彩缤纷的春联无限欣喜。当走到一户人家门前,见没有贴出春联,便问其故。原来,这家以“阉猪”为业,不好意思写。朱元璋沉吟片刻,亲自题联云:“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此联工整、精妙、贴切,很有情趣。这也算明朝那些事儿吧!

 

每年春节前,公司里也要贴对子,我喜欢自己创作。有一年我套用最经典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一联,想出了“质量传家久,信誉继世长”之句,非常得意,便让人用红纸写好,贴在办公室门口。今年春节前,我给办公楼门前写的是:老店灯红照事业兴旺,爆竹声脆传稻香情浓。给成品库房门前写的是:东西南北客人满意,春夏秋冬货品称心。给员工宿舍门前写的是:感恩感谢和为贵,互助互爱一家亲。给员工食堂门前写的是:五味调和春满院,三餐饭美喜盈门。这些春联的内容其实也是在传播企业的文化。

 

对联,关键是一个“对”字,上联和下联要求在字数、词性、句法、节奏上两两相对,在主题内容上要相关,在平仄音韵上要相协。过去读书开蒙就要学习对仗,什么“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对雾蒙蒙”。律诗中的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要求对仗。其实就是两副对子。比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比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当然现在的对联大都不十分讲究,只要意思和内容好就行了。

 

历史上曾有许多十分精道有趣的对联,也给我们留下许多段子。

 

譬如:“稻草捆秧父抱子,竹篮装笋母怀儿”,寓生活哲理于其中,十分耐人寻味。

 

譬如:“东南西北定而止,春夏秋冬转不穷”以自然现象入联,又道出了客观规律。

 

譬如:“二万里山河,伊古以来,未闻一朝一统二万里;五十年圣寿,自今以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这是纪晓岚贺乾隆五十寿联,其中下联寓意万岁,令人叫绝。

 

春联表达的是心意,描画的是生活,寄托的是理想。春联是冬天的一把火,是春节的一道景,是新年的一抹红。除夕快到了,你贴春联了吗?

 

2012年1月2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