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永胜老师2月28日抖音直播内容整理:第三部分几个常见问题的回答
标签:
家庭教育早恋自信二孩儿 |
分类: 家庭教育专栏 |
2019年2月28日20:00,在抖音直播间(抖音号:1800907951),殷永胜老师的直播如约而至。
在两个小时的直播中,殷永胜老师在抖音上就朋友们提出的一些常见问题——
“孩子写作业拖拉怎么办?孩子不喜欢思考怎么办?如何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等一系列问题,和大家进行了探讨交流。
以下是殷老师对几个常见问题的回答,与你分享!也可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01
“问多了孩子嫌烦怎么办?”
苗苗问:“问多了孩子嫌烦怎么办?”。
我模拟一个,你要是这样问他就嫌烦(加重语气):“你怎么想的,还有吗,怎么回事啊。”
“和那几个有关系吗,你怎么不会算呀,人家都会做你不会做。想想,自己想想。”
你这样说他就烦你,你说两句就烦。
你应该这么说:“哟,这题好难哦。这题我都不大会做,你怎么想呢。”
“这个题爸爸小时候见过,现在想不起来了,你老师怎么想的,你怎么想的?你给我说说。”
明白了吗?问多了嫌烦是因为你不会问,是因为你说话的语气语调里带着杀伤力。有可能啊,我是猜的,所以猜不准不做数的。
02
“孩子不愿意和自己说话怎么办?”
有朋友问:初一女孩儿,问她她就说不知道,再问就死活不说话了。
这是关系出现问题了。作为妈妈,你说话的水平和技巧有问题了,孩子已经烦你了,和我刚才说的那个有点接近了。
女儿说:“不知道!这我不知道,我不会!”那你就要改善(和女儿的)关系以后再去问,沟通是以关系为前提条件的。
03
“二孩儿家庭怎么教育孩子?”
有朋友问:大宝五岁,小宝两岁,大宝喜欢和小宝攀比怎么办?他经常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妹妹可以这样,我不可以”。
这位朋友有两个宝贝,然后呢,老大总是抱怨,说为什么妹妹可以我不可以。
这就是家长的问题了。对两个孩子家长要公平,要绝对公平,和年龄没有关系。
有一句话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这样说。比如说,“他小,你让着他。”
凭什么他小就得让着他呀?他小可以尊重他,但是必须平等。
http://img.xiumi.us/xmi/ua/1z8gv/i/196601e40fd7d07397cd963e493a098d-sz_7631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080/auto-orient,1/crop,x_0,y_84,w_1080,h_606
所有的有二孩儿的爸爸妈妈,一定要把爱的能力提高,对两个孩子都要足够的爱,而且要一样的多。
还有,我告诉大家一个感受就是,老大总会觉得给的少了一点,因为老大先来到这个家庭,有一段生活是独自生活在这个家庭里的。
所以呢,你还要额外关注一下老大的感受,但一定要公平。不是让老大让着老小,也不是说什么事儿都得让着妹妹,让孩子有这样的感受。
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用心爱每一个孩子,就慢慢就好了。
04
“孩子早恋怎么办?”
又有朋友问:早恋问题,家长该怎么做?孩子初一,14岁,这是一个青春期问题,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给大家说一说这个问题。
所谓的早恋啊,其实是因为父母的关爱不够、交流不够,是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不够。
孩子真的需要有人倾听他的声音,和他聊聊天。
我工作很忙,我有两个孩子,真的我也陪他们的时间很少。可是我真的想听孩子说一些真心的话,和孩子交流。发现孩子身上的亮点,给他说一说,这很重要!
但是,很多家长说很忙,没时间。不去陪伴孩子,那孩子就会缺失家里的温暖。
尤其是爸爸在外地工作,或者妈妈在外地工作,两个人关系还不好,经常争吵,经常打击刺激孩子,不尊重孩子这种情况,那孩子就会产生爱的缺失。
爱缺失了怎么办?我们上一次直播的时候说的很清楚,爱与归属是每个人的需要。他这里没有就去别的地方找嘛。
这样在别处去找的时候,那当然就是像朋友之间无话不谈,男女生之间谈起来也更为融洽一点嘛,所以就会出现所谓的“早恋”。
只要爸爸和妈妈做的足够好一些,这个问题就不是太大的问题。
http://img.xiumi.us/xmi/ua/1z8gv/i/c886d5115cfc52ff6688733902fc3552-sz_60027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080/auto-orient,1/crop,x_0,y_113,w_1080,h_606
那该怎么做呢?和孩子说什么事情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要告诉他界限。
第二个,你多给孩子温暖。多给孩子温暖,孩子就会更好了,就会慢慢走上来。
有一个超级有能力的爸爸,如果生一个女孩子,她很难喜欢上一些平庸的小孩儿的;如果一个超级有能力的妈妈,超级美丽,超级有素质的妈妈,你生一个儿子也是很难爱上普通的女孩子的,因为他有标准。
当在家庭里不缺少爱的时候,他会很理性的对待这个问题。
05
“我是一个控制型的妈妈,怎么改变?”
我看到一个问题非常棒,我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愿你幸福每一天”这位朋友说:我是一个霸道型和控制型的妈妈,明知道自己不好,却很难改正。孩子总是让我放手,不要去管他,我可以放手吗?
这个问题,分两个方向。
这个问题非常好的原因,我要表扬一下“愿你幸福每一天”这位朋友,是他关注到了这个问题是他自己自身不足问题,控制不住。
道理人人都懂。可以这么说,教育孩子每个人都能讲上两天课,什么事情也都很清楚。
事到临头,那个事儿发生了,虽然知道不该发脾气,但是忍不住,控制不住自己,知道自己不该霸道,也不该控制,不该吼不该骂。情绪来了,就是管不住。
你知道这个问题是家长的问题,这首先要肯定。这已经很有觉察力了,但控制不住我也告诉你一件事儿,这也是一个常见现象。为什么?
你要想平衡、管理好自己情绪,你必须有一定的自我水准,就是你的能力要够强。你必然是自己的能力比较强,你得是练能力,而不是练你知道不知道。
你说我明知道我不该发脾气,我就发了。那说明什么?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
我明知道这句话不应该这样说,但我说了,你沟通能力比较差。
刚才这位朋友说的非常好,这句话很有名。抑郁火凤凰说: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为什么鸡飞狗跳?因为你没办法啊。
http://img.xiumi.us/xmi/ua/1z8gv/i/ced0881c9a4559a08183da486211cd6d-sz_2635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080/auto-orient,1/crop,x_0,y_165,w_1080,h_606
你不会陪着干这个活,你不会引导和启发他。所谓鸡飞狗跳就是,妈着急爸着急孩子着急,都着急一堆着急。
着急完了之后,他作业还是没做好,学习还没学好。为什么?因为爸爸妈妈没大有招,没大有力量解决这个问题。
家长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做的事情不是你该知道多少,你原本都知道,只是你要练习做的能力。
你要练习沟通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对事情的认识,然后你要有这个能力。
就相当于这么说,我给大家打一个比方,不是很恰当啊,给大家打个比方。知道这件事容易不容易?容易,比如获得世界冠军这件事情。
怎么能够做到呢?蛮简单的。先报名参赛,然后到那一天去比赛。比赛的时候先上场,上场以后把那个杠铃举起来,举起之后呢?放下来。发下来,你下台。你只要比别人举的重,你就得世界冠军。这件事情多简单,知道了吧。
但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得冠军,其他人去都不行。为什么?没那个能力。
你说他知道不知道该把它举起来?知道。什么都清楚,就是举不起来,大家明白我说这个意思吧,缺少举起那个重量的能力。
能力怎么练的?能力自然是要学习,用心思去学习。
你动动嘴巴就学会了,那不可能的。谁都能嘴巴一吹气就能把这个举起来,那太难了。
你要把孩子教育好是个复杂工程,你要顺手就能把孩子教好了,那你得什么水平啊?那你得多有能力。
所以,一定要记住一个原则:家长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认知和素质水平。
这是我拍抖音段子反复给大家说的,并不是批评我们所有的家长,其实家长用了很大的心思在教育自己的孩子。
http://img.xiumi.us/xmi/ua/1z8gv/i/c1681d6597591b90031bed6d558be088-sz_619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080/auto-orient,1/crop,x_0,y_83,w_800,h_449
每一个看抖音的朋友,都是希望把孩子培养好,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只是呢,我告诉你,你的能力上还不足。
父母要成长,是要下大功夫的,一个成年人的学习是要下大功夫的。
大家一定要有一个共识,什么共识呢?你不要以为家长的成长和学习是个简单事,你也不要以为一天就能做到,你必须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和学习才能提高的。
那你怎么办呢?我教大家一个练习方法:你试着去做,试着一次一次的去做,调整你的做法。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事都不一样,你只要坚持调整你的做法,你的能力就会提高。
06
“孩子不自信怎么办?”
有一位个性的用户,一串数字520提问:儿子初一,有问题时逃避,不敢去面对,与人打交道很痛苦,想参与的活动都不敢去,不会表达自己,没有自信。
我教你一个方法,你多带孩子出去玩玩,和他一起做一做,多肯定肯定他,多让孩子进入陌生环境,多参与一些活动。你带着,我说的是家长带着,让孩子多参加些集体活动。
当孩子有压力时候、畏难的时候,在背后多给他打打气儿,多表示理解,别说教。
这样的话呢,见识越多,见识越广,能力越强;见怪越多,见怪不怪。他之所以那种表现就可能是见得少。
07
“孩子喜欢打人,是怎么回事?”
这位朋友问了问题写了很多,我念一下:女儿两岁,如果和她抢东西她就挠人家打人家。
打人。打人的原因:你打她吗?你是不是经常打她呀,你打她她就容易攻击别人。
第二个她打人的原因是,她不会用语言表达,她只能用情绪和对方表达。所以你要学会,你要教她:孩子你应该这样说。
先告诉她,不要动手。你动手是什么?动手是语言表达不出来,直接就动手了。
一个是你不能打她,你打她她就学会用暴力的方式;第二个是你要教她用语言表达,这样的话会好一点点。
包括刚才那个小朋友之间的互动问题,你要多让她和一些小朋友互动,这样会更好一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