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永胜:孩子为什么总惹我们生气?妈妈的负面情绪究竟来自哪里?
(2019-02-21 20:00:00)
标签:
家庭教育情感教育育儿 |
分类: 殷老师微课堂 |
今天我想讲一讲妈妈的负面情绪来自哪里?
有的妈妈跟我说:“还能从哪里来呢?孩子学习不用心,成绩不好,习惯也不好,这些我看在眼里能不着急吗?当妈妈的能不着急吗?”
“我说他,督促他,指责他,批评他,他还不听。我的心情能好得了吗?”
我今天要说的是,其实一个人的情绪不来自于他看见了什么,经历了什么,不来自于那些外面的事儿。
比如,孩子不认真学习,只顾着打游戏。妈妈看见就生气了。
其实呢,不是孩子玩游戏引起妈妈情绪了,而是妈妈对这个事儿的看法引起了妈妈自己的情绪。无论是谁,你的情绪都是来源于你对那件事儿的看法。
你给了自己一个“假设”,让自己认为这件事马上要出问题了,所以你就恐惧了、焦虑了,你就有压力感。然后你认为是这件事引起了你的负面情绪。
我再举一个例子,比如孩子在看电视,或者打游戏,你看到后马上就急了。因为你想到游戏影响了他的学习,从而你担心他的未来,所以你紧张了,焦虑了。
但是这个时候,你又想: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浪费时间了。但是这件事情也给了我和孩子互动的机会,那么我就应该及时和孩子交流,给他一个正向积极的引导,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游戏和学习。甚至通过这件事,我们的关系能变得更好。
“我应该去做点什么了!”你这样想的时候,就不会有负面情绪。反而你会想,我看到了,所以我去行动,我把它转化成一个正向的意义。
所以,朋友们,任何事情本身并不会带来情绪,情绪来自于你的信念系统,来源于你自己对这件事儿的看法。
这样说可能还是不太清楚,我再打个比方:
比如说,有人看到下雨天就会有不好的情绪,“又下雨了,真糟糕”。可是有的人看见下雨就会觉得“好有诗情画意”。
那下雨本身是一件事儿,为什么会带来不同的感受呢?因为有两种人。
第一种人说下雨不好,感觉压抑。也许这种人在过往的生命体验当中,因为下雨经历过一件不愉快的事。他把那种感受记在心里了,一到下雨心情就不好。
而另一种人,因为在一个阴雨霏霏的天气,偶然打着纸伞走在断桥边,回眸一看自己的那个他在那里。那种美好体验植入到了他的信念系统中,所以一下雨就感觉非常好。
这两件事情并起来讲,就是说同样都是下雨,两种不同的感受其实和下雨没关系,而是源于两种人两种不同的信念系统。
所以,当你有脾气的时候,并不是因为孩子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你对孩子有一个期待,而当他不能满足你这个期待的时候,你就有情绪了。
情绪来自于你对这件事儿怎么看,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当你去提升你的信念,打破自己的局限性的信念系统,然后让自己变得更积极的时候,你的情绪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