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1801.img.pp.sohu.com.cn/images/2008/4/12/21/20/119e1738686.jpg
第一次去台湾时刚好遇到马英九选党主席,还很清楚地记得,那天逛在莺歌老街上,为马英九站台的阿姨们很热情地上来招呼说 : “ 来,来,来,小姑娘,过来帮忙马主席投个票。’我抿着嘴笑,哼也不敢哼一声,生怕被对方听出来自异乡的口音,因为有少部分台湾的人民对大陆来的客人还是有一定的成见.
那一天还如此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里,时间却这般无情地一跃跃过了零五、零六、零七,停格在零八年的今天,我坐在电脑前,敲打着这些文字时,当年的马英九预备主席不负重望,已是今天台湾的准总统了。看着痛哭流涕的谢长廷选民们,我真想上去安慰说:“兄弟,您可知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http://1801.img.pp.sohu.com.cn/images/2008/4/12/21/18/119e1722b18.jpg
马英九对大陆开放的务实政策,在今年的七月,将会对大陆同胞无阶级的开放,想去台湾观光的朋友们有福了,那我就先在这里介绍一下我去过的一些景点,让大家的眼睛先去台湾旅行。
写这篇博文时,整理图片并未特别挑选,也未按顺序来写。一开启硬碟打开刚好是台湾的野柳,那我就先写这篇了。http://1801.img.pp.sohu.com.cn/images/2008/4/12/21/20/119e1744121.jpg
仙女鞋
去了台湾总共三次,野柳我就去了两次,第一次去,黄昏时分,落日散尽的晚霞染红了大海上方的云彩,让形态极像埃及女皇头的风化石更加妙不可言.唯独可惜的是,那年我还没有学会用相机看风景。视线跃过大海,欣赏对岸黄昏时湛蓝天际下华灯初上的山上人家,问威利斯说:
“那是什么地方?”
“是九份.”
“九份?这名字很有意思!”
“当年在日据时代,九份后山金瓜石还未发现金矿,山上只有九户人家,每个月赶集市,山上的九份人家都会轮流派人下山,稍来得东西都备九份,于是就叫九份了.”
这个故事让我意犹未尽,潜在心里许久,直到上次重回台湾时,威利斯问我:
“你还想去那些地方再走走吗?”九份山上的阑珊灯火突然倒映在我的水晶体上.在那个夏夜,那堆萤火虫似的灯火再度指引我驱车来到海边,也走进了九份这个可爱的山村。
http://1801.img.pp.sohu.com.cn/images/2008/4/12/21/19/119e172a0c5.jpg
很像地图吧
http://1801.img.pp.sohu.com.cn/images/2008/4/12/21/20/119e173e0af.jpg
海岸线上的岩石色彩斑斓
那是两年后的一个夏季黄昏,从门前种满石榴花的海鲜酒家走出来时,已是黄昏时分,我在心里期待着一个血染的晚霞,一如我初次与他相会时的烈艳气氛。踏上石板路走进化石区时,天色就不太好,海的那一边,低压的云层,严严实实地堵着努力透出光线的阳光,时而阴暗,时而穿透瞬即飘过的薄云,星星点点地散在淡淡的海上.我没有如愿期待到满天飞舞的彩霞,却会到一场不期而遇地大雨.等一阵雨过后,即错过了傍晚最佳的拍摄时机,难道还要我再去一次么!http://1801.img.pp.sohu.com.cn/images/2008/4/12/21/17/119e1715397.jpg
野柳--位于台湾岛基隆西北方约15公里处,是一个狭长的海岬;陆上部分53公顷,海域部分404公顷。这里的奇岩被称为世界奇观之一.
野柳风景区的奇岩层石,十分罕见。它们是波浪侵蚀、岩石风化及海陆相对运动、地壳运动等地质作用的影响乃生成的地形、地质景观。古代生物的遗体(如骨骼、牙齿、外壳等),埋藏在沉积物中,经过很长时间岩化作用后,形成化石。让我们可以观赏到神奇的仙女鞋,烛台石,鲤鱼石、珠石、象石、海龟石,和玛玲鸟石等。
http://1801.img.pp.sohu.com.cn/images/2008/4/12/21/17/119e170fcc9.jpg
女皇头---那天下雨,午后时的这个最像埃及女皇的角度又处于严重背光的状态下,那样的光线条件最多只能拍到女皇头的轮廓,如果那时背景有云彩或是晚霞满天,一定会出一张很棒的图片。可惜我没遇到,天黑得连手持相机都有问题,于是我用脚架用三次不同的曝光得到了这张图片,您可以完全看到岩石上的每一个细节。
http://1801.img.pp.sohu.com.cn/images/2008/4/12/21/19/119e1730b01.jpg
最著名的数女皇头,风景区宣传手册的图片非它莫属.跟第一次见她时的尺寸似乎又缩小了一圈,正如当初的壮年,而如今已步入暮年,与它一夜之间蒸发,消失在地球上的时间也许不会久远!蕈状石的头部原来是相互连接的一个倾斜砂岩层,厚约2公尺,下方是黄褐色、胶结不良的软砂岩层,这些岩层被两组相互垂直的破裂面(学名节理)切割,由於风化、侵蚀沿著节理进行,渐渐形成一块块豆腐似的方块,长方的波浪侵蚀及岩石风化,使方块越来越小,坚硬砂岩的抗侵较强,而下方黄褐色砂岩容易受侵蚀,在差异侵蚀作用下,终于造成头大颈细的蕈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