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友谊成长 |
分类: 7-8岁教养琐记 |
友谊与成长
今天回家后桐桐对妈妈说,少年宫有两个免费学国画的名额,妈妈想到她前段时间嚷着要学国画,就鼓励她报名,没想到小家伙说不想报,妈妈以为她没勇气参加可能的选拔,就鼓励她说:“你报了不一定有机会去,但不报呢,肯定就没机会去了。”
可是小家伙却辩解道,她不想报的原因,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国画学习安排在周六下午,而周六下午是她跟同桌Z玩的时间。她不想因为去学国画而放弃跟Z玩的机会。
妈妈一听,觉得有点不对头,前些天,班里报选修的兴趣班时,妈妈鼓励她报话剧表演之类的有助她完善自己短板的,她就报了一个最简单的上海话,理由是Z也报的这个,她们想在一起学。妈妈虽然不好勉强她改变主意,心里却有点小纠结,不是说上海话不好,而是觉得她学习上海话,有的是环境,跟爸爸奶奶日常都可以学的,不一定非要报班,而且一个学期的学习,而且不是语言专业的老师教学,未必能让她真正掌握上海话的发音规律,为了报这个,放弃的则是其他更宝贵的选修机会,因为其他几个选修机会都不错。但考虑到同伴的友谊对这个年龄的她非常重要,妈妈也就没再劝她改变什么。
没想到才过了几天,小家伙又一次因为Z放弃报名学习国画的机会了。不知道再过几天,又要因为Z放弃什么机会,决定跟她谈谈这件事。
于是禁不住对她说:“你知道在这件事上,妈妈是什么意见吗?我们交朋友,都是为了一起更好地成长,这样的友谊才有价值,如果为了跟朋友交往,就不断地放弃发展的机会,这样的交往妈妈觉得是有问题的。而且,你跟Z玩,不一定非要约在礼拜六,礼拜天也可以的。上次你为了Z报了个上海话,妈妈没说什么,是因为觉得交往来说对你很重要,但现在看来,这个交往的价值明显地有点不对头了。”
桐桐的脸有点红,若有所思,没再说什么。过了一会儿,小家伙就把家校联系手册拿到书房,对妈妈说:“如果报名的话,你得在上面给我签字才行。”妈妈没有给她签字,说:“你不想报的话,我怎么能勉强你?”说着就去另一个房间收拾衣服了。妈妈的确没有逼着她报名的意思,让妈妈禁不住发表意见的,是她对友谊和发展机会的处理方式这个问题。
但妈妈到了卧室,想起这件事牵涉的话题,禁不住又把刚才的道理大声对书房里的桐桐叨唠了她一遍,可惜说到报上海话的时候,爸爸开始出来打岔,说:“上海话有什么不好啦,报上海话挺好的好不好?!”,可是妈妈本意指的是发展与交往的关系问题,爸爸却在上海话好不好上当着孩子的面要跟妈妈争论,妈妈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拒绝跟他讨论。
过了一会儿,小家伙从书房里走出来,说她要开始弹琴了,话题就此被转移呵。关于友谊与成长的话题告一段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