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

标签:
育儿内向尝试勇气 |
分类: 7-8岁教养琐记 |
勇气
桐桐属于那种比较内敛的气质类型,慢热,人前发言比较容易发憷,一开始,妈妈因为自己就这个性情失去了很多机会,很为她的这个特质担心,但考虑到任何气质类型都有好坏之分,而且妈妈这么大了都做不到在人前侃侃而谈,桐桐这么小就要求她在人前自如表现是很不公平的,就慢慢接纳了她的这个性情。
或许是妈妈的接纳给了桐桐感情的支撑,或许是入园后老师培养有方,桐桐的性情慢慢改善了许多,有时候甚至能主动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节目了,这让妈妈非常欣慰。
然而,先天性情即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掩蔽,让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变得落落大方,但其本质不会改变,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很容易回到原来的样子。
桐桐进入小学后,就一度出现反复,时不时就会变得内向一段时间,最近这段时间,似乎就“回潮”特别严重:带她出去,见到别的小朋友,让她打个招呼,也会把小脸转到一边,不好意思地说:“我害羞嘛!”,妈妈也不好再给她压力;在学校里有报名面试双语小记者的机会,本来她基础还不错,可是还是不让妈妈给她报名,理由是“我不敢嘛”,妈妈只好说:“不敢尝试等于放弃机会哦。”没有勉强她。
昨天,小家伙却给了妈妈一个惊喜:
美术课上,老师出了一个主题,关于卫生习惯的,让小家伙们画,画好之后可以自愿到讲台上去展示自己的作品,台下的同学可以投票,得到票数最多的孩子可以得到一个棒棒糖。
桐桐画了一个“请勤洗澡”的画,原本不大敢上台展示,但大约棒棒糖的诱惑太大了,后来她还是决定上台去展示自己的作品。
结果,她讲完自己的作品后,很多小朋友都说她画的好,但最后投票的时候,只有好朋友ZQQ给她投了一票,没有得到棒棒糖。
虽然小家伙没有得到棒棒糖,妈妈还是听的很感动,对于一个内向的孩子来说,愿意主动上台去展示自己,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妈妈都做不到。想到这里,妈妈不禁对她说:“虽然没有得到棒棒糖,妈妈还是很欣赏你今天的行为,因为你从来都不缺乏绘画的能力,经常缺乏的是展示自己的勇气,但这次你克服了这一点,表现出很有勇气的一面,这是比拿到棒棒糖更有价值的尝试,妈妈非常为你骄傲!勇气有时候比能力更重要呢,没勇气会让你失去很多机会!”
“嗯,有一个同学画的很好,但没有上去展示,老师就说她画的这么好,却不敢展示太可惜了。”
“所以妈妈觉得你能做到很不容易,比妈妈强多了,当时你什么感觉?”
“嗯,我感觉很紧张,紧张的不得了。”小家伙说。
“是啊,上台都会容易紧张的,妈妈也这样呢,习惯了就会好一点。”妈妈分享道。随即又问她:“这种投票的事情,影响因素往往很多,你不用太看重结果,有时候大家看的不是能力,而是关系,谁跟谁关系好就投谁,别人没投票,不等于你画的不好。”
“不过,现在想想,我画的是有点不好,太简单了。那个画被老师收走了,我再画给你看看。”小家伙说着,又简单地拿笔给妈妈在纸上画了一个大体的样子。
妈妈看了之后,又问她得到那个棒棒糖的小朋友画的什么主题,说是“不要随地吐痰”,妈妈似乎明白了小家伙没有得到棒棒糖的原因,对她说:“很可能是老师布置的是关于公共卫生的主题,你画的是关于私人卫生习惯的,大家才投了那个小朋友的。不是你画的不好。”
此时的小家伙却似乎早就把这件事给忘记了,轻粘土玩的正专心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