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水饺与手工水饺

标签:
育儿速冻水饺手工水饺 |
分类: 7-8岁教养琐记 |
速冻水饺与手工水饺
妈妈是北方人,酷爱水饺,但生在南方的桐桐对水饺似乎并没有明显的偏好。
有一次,小家伙偶然从众多食品里挑选了某牌子的速冻白菜猪肉水饺,爸爸便认定了她喜欢这个口味和品牌,经常给她煮来吃,妈妈不断尝试改进的各种手工水饺,他却总是在妈妈还没有包完的时候,把速冻水饺煮好拿给桐桐吃了,桐桐吃速冻水饺吃饱了,自然更不问津妈妈包的手工水饺,爸爸则以此为理由,进一步强调桐桐对那个牌子的速冻白菜水饺情有独钟!
对于速冻水饺,妈妈却十分反感,这种负性情绪体验源于大约三年前的一次可怕经历:那时候,妈妈也是偶尔吃速冻水饺的,有一次出差前,家里煮过一次速冻水饺,离家前妈妈嘱咐爸爸把盛水饺汤的不粘锅刷一刷,没想到爸爸不知道是懒还是忘记了,几天后妈妈回到家,盛水饺汤的不粘锅竟然没有刷,妈妈无奈地拿起锅往外倒放了几天的速冻水饺水,让人吃惊的一幕却出现了------被速冻水饺汤浸没的那部分锅的表面,涂层用柔软的洗碗棉轻轻一擦就脱落下来,等刷完,被浸没的那部分涂层竟然斑斑驳驳地脱落了三分之一!(翻了翻以前的日记,是2012年6月10日的事情呵)
这个经历让妈妈感觉很可怕,虽然至今妈妈都无法证明是速冻水饺汤腐蚀了不粘锅,还是不粘锅有什么质量问题,但保险起见,从那以后妈妈再也不敢怎么吃速冻水饺了,宁愿自己辛苦地做着吃。但因为爸爸的干预,妈妈做的手工水饺,经常吃不到桐桐嘴里去(即使家里没有速冻水饺,爸爸也要拿零食或他从单位食堂带来的饭塞给桐桐)。说他多次都不听。
今天妈妈再次包手工水饺的时候,决定再次跟爸爸沟通一下这个问题,于是就把心理专家柏燕谊老师在书里提到的关于孩子饮食偏好的一句话读给他:
很多时候,孩子不吃什么东西,只是他们做的一个选择,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比如,孩子不爱吃苹果,可能是因为吃过的苹果都不好吃;可能是因为相对别的水果,她觉得苹果没那么好吃;也可能是因为她期待吃更好吃的东西。如果家长本身就认定孩子不爱吃什么,就等于给孩子贴标签。
爸爸听了,没表态,却依旧在妈妈还没包好手工水饺之前开始煮速冻水饺,妈妈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严厉制止她端给桐桐吃,他倒是听了妈妈的话,自己端到一边去吃了,这一次,桐桐终于可以尝试吃妈妈做的手工水饺了。
考虑到这次水饺妈妈包的很用心,用的馅料营养很丰富,包括松茸、香菇、木耳、卷心菜、大白菜、猪肉、京葱等。妈妈特别希望小家伙能顺利接受。为了让她有所好感,还特地请她帮忙一起包,顺便对她说-----过会儿你吃的时候,可以试着比较一下,妈妈做的水饺和爸爸经常煮给你的速冻水饺,哪个口味更新鲜清淡。担心她真的只吃速冻水饺,妈妈还特地把她带到厨房,让她看爸爸煮过速冻水饺的汤-----上面飘着一些猪油一样的凝固物,汤也是浅褐色的。顺便告诉她,妈妈之所以不希望她吃速冻水饺,是因为速冻水饺的添加剂太多,怕引起早熟等负面后果。小家伙听了,若有所思。
第一锅水饺煮出来之后,妈妈没有端给小家伙太多,而是只盛了有限的几个,大约小家伙真有点饿了,水饺还冒着热气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来吃了,因为太热的水饺水叽叽的怕不好吃,妈妈特地提醒她----别急啊,等凉凉再吃,太热了不好吃呢!谁知小家伙说-----就要现在吃,现在就很好吃!呵。看来已经接受了妈妈的口味!
眼看着盘子里的水饺慢慢变少,妈妈就开始加入了争抢水饺大战,跟小家伙争着吃,小家伙哪里肯依,拼命保护剩下的几个水饺,一口气吃完,还要!
后来妈妈又给她煮了几次,物以稀为贵,每次只煮几个,且跟她抢着吃,弄的小家伙很不过瘾,吃的意犹未尽,妈妈却罢工不给她煮了。
好不容易等到快晚饭的时候,爸爸拿面包、蛋挞等各种零食诱惑她吃,小家伙却坚定地说----吃水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