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出》去哪了?

(2014-03-25 12:46:03)
标签:

爱出一个好宝贝

心路

育儿

分类: 桐妈生活

《爱出》去哪了?

 

经常看我博客、微博或其他媒体文章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关于《爱出一个好宝贝》的信息早被我从自我介绍中删去了,之后陆陆续续有朋友问我怎么不提这本书了,这份关注让我很是感动。

其实我并非不知道多一本著作就多一份“身价”,在自己的履历中删去一本两本书并不是那么心甘情愿的做法,但我个人不能接受的事实是:随着教养经验与理论思考的积累,再回头看原来写的东西时,越看越不满意,越看越觉得稚拙,总觉的如果现在再写,肯定比当初写的更好-----没办法,我是个有完美主义情结的人!

这种遗憾让我很是担心读者买了这本书,却无法从中汲取尽可能多的养分。不想让读者失望,我只能选择从自我介绍中删去。一度让我不安的是,即使我个人不再提这本书,当当网上也已经脱销,在卓越网上,这本书依然时不时地在畅销榜中浮现出来,尽管只是在小类中浮现,还是让我既惊讶又恐慌,恐慌的是这本书我个人觉得不如《从“零”开始做父母》写的好,销量却远远好于后者,这么多年了还在畅销榜上偶尔冒泡,恐慌的是担心读者买了这本书会失望。

当然,书出版后如果作者愿意,也可以修订,但对这本书来说,却有点难,因为这本书出版后,策划和责编就先后跳槽了,出版方也没人管,不仅再也没有拿到过版税,想找个负责人都没有人理我,早就脱销了,他们也不加印,我也不知道该去找谁-----出过书的朋友大抵都有这样的体会,作者永远是弱势群体-----这样的状态让我不知道该如何修订,只能盼望今年年底合同快点到期,看能不能中止合同重写。

让我感动的是,尽管我个人对这本书有着诸多不满,读者对这本书的关注却一直温暖着我,不止一次地有读者通过邮件、QQ、委托认识我的人等方式表达对我的谢意,让我惊喜何以得到这么多厚爱。但可能是生就的自卑,尽管不乏对这本书的好评,我还是不大满意,总是盼望着这本书的合同尽快结束、尽快从市场上消失,好让我好好修订一下。

前几天跟珊珊妈的一次谈话,却让我获得了诸多安慰。

珊珊妈是我在萤火虫图书馆志愿者年会上认识的好友,一直很关注我和桐桐,用她的话说,几乎每天都会看我的博客有没有更新,当时桐桐在年会上上去表演节目时,她一眼就认出了桐桐,并跟着桐桐找到了我,从此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上周五,珊珊妈突然问我:

桐桐妈,你还有一本书是《爱出一个好宝贝》,每次看发你的介绍的都不提这本书了。

我很感动她的细心关注,跟她解释了自己的不满与遗憾。没想到珊珊妈说:

我当时看你写的《爱出一个好宝贝》,感觉你写的很好,顺藤摸瓜学到了很多东西。

跟着这本书学到了很多好东西的提法我听到的还真不多,这样的好评突然让我感觉好踏实,因为我对这本书不满的原因之一,就是有几篇写的像读书笔记。于是对她说:

恩,谢谢你鼓励我亲爱的,我当时也感觉写的很用心,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思考的进一步丰富,越来越感觉如果现在写的话,可以写的更好呵,就对那本书感觉很遗憾啦。

珊珊妈却说:市场上关于0~3具体养育经验的书很少。

我认同:是呢呵,如果有机会修订就好了呵,感觉如果修订一下,应该可以呈现更多东西!

“是一本入门书吧,先调节一下心态,对于宝贝好多正常现象多一份包容心。”珊珊妈这样说。QQ上打字不是很顺畅,有时候只能长话短说,但我能从简洁的概括中体会到她背后的意思,之前她就跟我交流过这样的收获。

突然很喜欢这样的说法,是的,这本书,的确更像一本入门书,观念的呈现适合妈妈去调整心态,对宝贝一些行为细节的解读也不曾从其他地方怎么见过---它的存在价值还是有的!

突然感觉多了几分释然与自信,是的,没有绝对完美的著作,就像没有绝对完美的妈妈与孩子一样,能给读者一点启发,就可以了,虽然依然不会放弃修订的念头,虽然依然有点小遗憾,却突然发现,现在可以接纳这本书了,就像在三亚游学时老师教的说法一样:我接纳、我承认、我允许、我值得、我祝福。

放下思想包袱的感觉真好!

 

附注:今天中午打算偷空记录一下这段心路时,去翻找跟珊珊妈的聊天记录,不经意发现她的空间有了更新,而且是关于我的,特别感动,拷贝下来,放大自己的惊喜,并告诉自己值得!希望珊珊妈不会介意哦,感恩你以这种方式滋养我:

 

   

我中了桐桐妈的“毒”

 

    休产假的时候,在社区图书馆看到桐桐妈写的《 爱出一个好宝贝 : 一个教育学博士的育儿手记》,翻看了几篇文章感觉很适合自己,就借了回来。

   当时我关于小孩的养育知识,仅仅知道给小孩喂奶,换尿布,妈妈让我给珊珊说说话,我不知道说什么?我也不吭声。

   空闲时间囫囵吞枣的看完一遍桐桐妈写的书,里边关于桐桐两三岁的事情,那时候感觉三岁对我还好遥远,在书上看到了桐桐妈的博客地址,在网上仔细看桐桐妈写的桐桐1岁之前养育日记,受桐桐妈的感染,母乳喂养珊珊到15个月,我自己没有奶了,才停止母乳喂养;认同桐桐妈的自然生活是最好的素材,珊珊45天以后,只要不下雨我们就会带珊珊出门,在小区转转,就在那时候认识了珊珊的同龄人,四个小伙伴一起长大;儿歌——不可忽视的早教素材,经常给珊珊读一些儿歌,珊珊会说话之后,自然而言的就会说一些儿歌,自娱自乐;对于珊珊一遍又一遍的要求读绘本,我可以坦然接受一遍又一遍的读,我已经桐桐妈的博客中,知道小孩喜欢重复;当珊珊会走路之后,我给墙上贴一张大白纸,旁边准备一个笔盒,只是告诉珊珊“走路的时候要把笔放下”,朋友来家里做客,看见珊珊的大作,说这个办法很好,回家也给宝宝弄一个,我窃喜,这是我从桐桐妈那偷来的创意;珊珊迈入了两岁了,偶尔大发脾气的时候,我可以静下心来,看着珊珊发脾气,我也知道宝宝有个可怕的两岁。还有好多事情我现在想不起来事情,也在潜意识的影响着我的养育观。

   上班之后,空闲时间越来越少,利用午餐时间,看桐桐妈的博客,还被一个同事鄙视,你怎么天天看,不烦吗?其实那段时间我在看桐桐妈写的关于桐桐2岁的记录。后来不知不觉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都会抽一点点时间看桐桐妈的育儿博客。

   老天很眷顾我,参加阅读越精彩2014年粉红派对,遇见了桐桐和桐桐妈本人,桐桐妈是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作家本以为很难亲近,厚着脸皮去打招呼,交谈之后聊的很开心,原本不善于交谈的我,在于桐桐妈交流的过程中,很放松很兴奋很自在,像老朋友一样,那种感觉真好,桐桐妈和桐桐本可以在会场等老公来接,为了满足我多给她聊一会的愿望,陪我走了很远的路,桐桐的鞋子都湿了,谢谢你们,那天我很开心,很激动,桐桐小宝贝也很热情,帮我照了合影,邀请我吃她的蛋炒饭。分手的时候,桐桐妈主动加了我的qq,给了她的电话号码。与桐桐妈和桐桐分手之后,马上给好友打电话,分享我的喜悦,告诉她我今天遇见桐桐妈了。

   加了桐桐妈为好友的第二天,看桐桐妈空间的感恩日记,我感到很意外,桐桐妈在感恩日记的第一条感谢了我的知遇之恩,给她的感觉我是一个很感染力的人。在粉红派队,我举手之劳,帮桐桐拿了一个气球,桐桐妈都特意感谢了我一次。虽然帮桐桐拿气球不是为了感谢,但被感谢的感觉还是很令人兴奋,开心的。就这样每天看桐桐妈的博客,空间,欲罢不能。如果那天桐桐妈空间没有更新,一天会不由自主的去刷新好几次。如果这算是“中毒”,我愿意一直下去。

   3月22日的桐桐和桐桐妈参加的跳蚤市场的活动,被一些事情耽误,没能参加,整个下午做事情都无精打采,只想睡觉。晚上看完桐桐妈的QQ空间,添了更多的失落,把珊珊交给老公带,早早上床休息

 

   看了桐桐妈在博客里边提到的书有尹建莉老师《好的妈妈胜过好老师》,卡尔·维特 的《卡尔·维特的教育》,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吉诺特《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