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普教育要注意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2013-09-17 13:14:01)
标签:

科普教育

想象力

育儿

分类: 早期教育

 

科普教育要注意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中午接受了一个关于科普教育的采访,谈到了对学前期的孩子进行科普教育应该注意保护他们的想象力,编辑问我在科普教育中如何平衡正确认知与保护想象力的关系,比如,孩子认为太阳是绿色的,你怎么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相信很多家长都会遇到,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我的做法很简单,那就是不强行矫正孩子,尊重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性。之所以这样做,与我个人对学前期孩子教育的认知有关,我一直认为,对于学前期的孩子来说,认知不是他们最主要的任务,如何把他们的童心滋养的更饱满、如何激发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想象力才是更重要的任务。

 

事实上桐桐平时也问过我类似的问题,比如“世界上有没有红色的乌鸦呀?”“有没有紫色的苹果呀?”等等,遇到这类违反常识的问题,我从未给过孩子否定的答案,而是通常会回答:

 

“这个妈妈还真没见过,但妈妈没见过的东西不等于没有哦,说不定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存在着,等着你去发现呢!”

 

这样回答她的目的,是试图传达一种意识: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还很有限,这个世界还充满了未知的东西,等着你去探索去发现。

 

反之,如果我们把既定的关于世界的知识作为绝对的真理去告诉孩子,则久而久之,孩子就可能认为,世界已经被完全认知了,我就好好学习和吸收既定的知识就行了,不用自己去探索了。这样,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很可能就受到了阻碍哦!

 

对孩子进行科普教育,科普类绘本是一个很得力的工具,跟编辑谈到这个问题时,她问我如何给孩子选择科普读物。我说了两点:

 

其一,优先保证读物的科学性,不能有常识错误。对于没有鉴别力的小孩子而言,可以避免给他们看常识错误的读物,对于大孩子而言,一旦发现读物中有常识错误,可以趁机告诉他们:

 

你看,即使是权威的专家写的书,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所以我们不要迷信权威,也不要迷信书,自己认为不对的地方,就要大胆质疑。

 

在自己没有能力鉴别常识错误的情况下,可以优先选择专业的出版社出的读物,比如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等。

 

其二,给学前期孩子看的科普读物,最好是科普知识跟故事性结合的,因为学前期的孩子还处在万物有灵的认知阶段,认为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十分相信童话的存在,这是他们们想象力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故事性的科普读物,既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又可以保护他们的想象力。(这一点,可详见我在拙作《“小书虫”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阐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