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教育学博士桐桐妈
教育学博士桐桐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336
  • 关注人气:46,1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玩具,并非越多越好

(2013-08-29 20:55:29)
标签:

玩具

适量

育儿

分类: 早期教育

玩具,并非越多越好

 

注:整理稿子时刚发现的,但文章是去年年初写的,大概是给《完美孕妇》写的专栏稿,应该早已上刊呵。此系原文,分享一下。

孩子是在游乐中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在这个过程中,玩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也是他们快乐童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说,借助玩具来实施早教、愉悦孩子,往往会事半功倍。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在给孩子买玩具方面往往不遗余力,试图借此培养一个聪明快乐的宝贝,玩具,是否真的越多越好呢?

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孩子来说,玩具过多也有负面影响。

首先,玩具过多影响孩子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

对于尚未形成既定偏好、不随意注意占优势的孩子而言,面对过多玩具,很容易摸摸这个动动那个,却难专注于其中一个仔细探究,不宜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而少一点的玩具,用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洛克的话说,则很容易培养孩子专心致志做事的习惯。他认为,全神贯注于一件事上,是学习乃至以后做事的一种良好习惯,虽然玩耍不是学习,但具有潜移默化形成好习惯的功效。

朋友的一个女儿,每天都有玩不完的玩具,她和老公觉得这样很省心也没怎么管过她,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朋友日渐发现孩子看书时坐不住,现在都上小学一年级了,还是不愿意静坐下来看书,朋友跟一个女儿爱读书的同事交流,发现两个孩子其他方面的条件大体相当,一个明显的差别就是对方的女儿没有多少玩具,拿到一个玩具,就可以玩好久,没玩具的时候,就通过阅读之类的活动寻找乐趣了。

其次,玩具过多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节俭品质

当玩具唾手可得的时候,孩子由于得之容易,很难学会珍惜,甚至会养成破坏玩具的习惯。老卡尔威特在《卡尔维特的教育》中谈到给孩子提供太多玩具的弊端时,就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小女孩,从小生活在玩具堆里,由于玩具太多,她一点也不知道爱惜。“时常把那些可爱的洋娃娃扔在路边的小沟里,有时还用小刀之类的的东西把洋娃娃割得乱七八糟。每当她发脾气的时候就把玩具摔在地上用脚使劲地踩踏”。

洛克也认为,孩子应该有玩具,但他们一次只可以有一种,第一种没有归还,第二种就不可得到。否则,如果他们同时拥有太多的玩具,就会漫不经心,等于教他们变成一些浪费的人。

最后,玩具过多限制孩子发展多方面能力的机会

孩子是离不开玩具的,但如果孩子拥有过多现成的玩具,主动发现和制作玩具的动力就小了许多。而自制玩具往往是更能让他们获得成长和愉悦的过程:一,自制玩具,需要一定的大、小动作技能,是孩子习得或发展动作技能的好机会;二,自制玩具需要孩子启动创造思维、发挥想象力,是良好的“思维体操”;三,自制玩具让孩子有机会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不仅有助于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还可以增强他们对自身能力的信心。四,如果玩具制作过程需要一定的合作,则是培养合作精神的极佳机会。

记得我自己小时候,因为家里穷,父母没钱给我买玩具,我就和小伙伴用泥巴、秸杆、碎布之类的材料做泥塑、缝沙包、插眼镜之类的手工,现在想来,都觉得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是很大的锻炼。老卡尔维特在教子过程中,就不曾给孩子买过多少玩具,但这并不妨碍小卡尔维特成为全面发展的天才。

由上可见,玩具并非越多越好,少量的玩具反而更有利于孩子成长。当然,对于那些已经拥有很多玩具的孩子而言,家长也不必急于把玩具处理掉,为了更科学地利用现存玩具,可以收起来,就留一、两个在外面给孩子玩,等孩子把手头的玩腻了,再拿其他的“轮换”,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由于手头可玩的玩具比较少,孩子会想着办法开发既有玩具的新玩法,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索过程;二,由于好奇心强,孩子很容易“喜新厌旧”,当前的玩具玩腻之后,收起来,过段时间再拿给他时,孩子又会感到同样新奇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