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搞定爱哭宝宝?

(2012-12-03 18:41:32)
标签:

爱哭

对策

育儿

分类: 早期教育

如何搞定爱哭宝宝?

 

注:本文系应《聪明宝宝》之邀写成的命题作文,相关观点整理自相关博文,发表于201212期,此系原文,谢谢编辑的辛苦劳动!

 

对于小宝宝的父母来说,恐怕最棘手的某过于孩子动不动就哭哭啼啼,自己却不明所以、束手无策了,那么,家有这类爱哭宝宝,父母应该如何作出反应呢?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一个生理和情感需求得到满足的孩子,他的内心是平静的,是不容易爆发负性情绪的,相应的,如果孩子动不动就哭,那肯定是尚存未能满足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只是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其具体需求往往隐秘不易觉察,如果您初为人母,尚无能力准确判断孩子哭闹背后的具体需求,可以先采取相对普适的办法-----用心去爱----来平息孩子的情绪。在日常教养过程中,想办法及时满足孩子的吃喝拉撒等生理需要,多给孩子拥抱、微笑和陪伴,让孩子感受到您发自内心的爱,帮他建立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感,那么,孩子因不满而诱发的哭闹,就少了许多爆发的理由。

 

如前所述,孩子哭闹总是有具体原因的,对于稍有经验的父母来说,可以尝试判断孩子哭闹背后的具体原因,对症下药。一般来说,孩子之所以哭闹,不外乎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生理性的不适。比如渴了饿了、尿片湿了、肚子胀了等。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不适可能并不是因为孩子生了什么急性或慢性病,也可能是不那么显性的“毛病”,比如,上火了、不消化了、咽喉疼痛等等,由于这些病算不上什么急病,一般不会想起带她去医院,甚至不大细心观察的家长都不会发现这些些微的变化,但对于孩子而言,却可能因为这些小毛病出现不舒服的感觉,如果家长再没有及时给孩子疗理,就可能累及孩子的情绪,使得她比较容易哭闹。这就提醒父母,当孩子容易哭闹的时候,可以首先观察一下她的健康信号,比如,是不是舌苔不正常了?是不是小便黄了?是不是大便干了?如此等等,然后通过食疗或者看医生帮她调理到舒适状态。

2、生活环境中的“突发事件”。有时候孩子变得喜欢哭闹是因为她原本熟悉的生活秩序遭到了破坏或者生活环境有了让她不适的变故,比如,入园了、换保姆了、搬家了、父母吵架了、断奶了、受到惊吓了、分床独睡了、熟悉的家人出差了等等。孩子总是喜欢相对熟悉的生活,这会让她产生一种掌握环境的安全感,一旦这种安全感被破坏,则她就可能脱离心理上的舒适区域,变得敏感而脆弱,从而容易哭闹。这个时候,在场的家人一定要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关爱,让孩子明白,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父母都一样爱他,无论遇到什么困境,父母都与她一起面对。这样,孩子才会多一份情感上的支撑,不再那么容易通过哭闹表达内心的恐慌。

3、成人的不当教养方式。有些父母,在情感上相对粗线条,经常无视孩子的各种需求,相对轻微的表达方式(如肢体动作或语言表达)难以引起他们充分的注意,致使孩子不得不通过哭闹来争取关注;有的父母,对孩子的哭闹十分敏感,孩子一哭就会强烈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愈加频繁地用哭闹来唤起父母的注意;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分娇惯,孩子一有什么情况,就搞的像天塌下来一样,让孩子觉得事情特别严重,本来不是特别难过的事情,也可能给吓哭了…….总之,当这类教养方式成为常格,孩子就可能发现哭闹能让她得到更多的关注或者帮她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固化这种表达方式。这就提醒我们,孩子爱哭闹,也不妨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养方式,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4、进入了“情感敏感期”。对于3岁之后,特别是4-6岁的孩子而言,他们之所以变得爱哭,还可能是遭遇了“情感敏感期”。根据蒙台梭利教育专家孙瑞雪老师的敏感期理论,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突然对成人的态度变的敏感、脆弱,对妈妈变得依恋,容易因为一点点小事情就会哭哭啼啼,原来绝对不会引发她哭啼的事情,现在也会让她委屈和哭泣了,一般就是因为孩子的情感敏感期到来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正视孩子在特殊敏感期的特殊需求,多给他们关爱和情感的满足,否则他们就可能通过哭闹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应对孩子的哭闹,除了上述根本性的调整策略外,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偏好,寻找一些当下容易安抚孩子情绪的办法:

比如,对于不随意注意占优势的低幼宝宝而言,转移注意力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比如,刚满一岁的朵朵因为正玩的相机套被爸爸拿走了,哭闹爆发,妈妈急中生智,发现旁边有一个弹簧式的钥匙链,小家伙没见过的,尝试拿给小家伙后,小家伙立马止哭,研究起那个可以拉长的新玩意儿来。

再比如,家长们还可以细心观察孩子的健康喜好,必要时通过进行孩子偏好的这种行为来缓和甚至平息孩子的哭闹,比如,我的女儿桐桐非常喜欢读书,好多次,当她哭闹不止的时候,我就提议读书给她听,往往刚拿出绘本,小家伙就止住哭声,并很快转悲为喜了。

另外,改变孩子所处的环境有时候也能有效止住孩子的哭闹。特别是对于小宝宝而言,哭闹的时候,带他们到户外兜兜风、适当进行一下户外活动就可能让他们远离不良情绪。

 

最后,给爱哭宝宝的家长几个小提醒:

1、孩子爱哭时,不要急着给孩子戴上爱哭的帽子,更不要动辄对孩子说些“你怎么这么爱哭!”之类的话,以免给孩子消极心理暗示。

2、不要因为孩子爱哭就变得不耐烦,要知道,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家长自己的问题,哭闹只是他们的表达方式,罪魁祸首则可能是教养方面的不足,比如,是否我们没有尊重他们的特殊需求?是否我们过于娇惯了孩子?如此等等。单纯地制止孩子哭闹这个表面问题并不是上策,明智的父母应该善于找到问题的根本。

3、由于孩子的哭闹现象牵涉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可能不是朝夕之功,甚至可能让我们经历变革自身的阵痛,比如,改变对待孩子的思维方式、加强儿童心理学知识方面的修养等等,这可能会很考验父母的耐心,但它是不可回避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想有个书店
后一篇:早教班之我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