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如何做,孩子如何学

(2012-03-03 11:10:44)
标签:

亲子沟通

示范作用

技巧

育儿

分类: 早期教育

妈妈如何做,孩子如何学

----盘点桐桐的“说服术”

 

2011-3-3

桐桐出生于2007729日,现在47个月3天了

 

 

亲子沟通是一门学问,而孩子是“偷学”大师,良好的沟通技巧不仅让说服效果加倍,对孩子也是正面的示范,我跟桐桐的互动中,就非常注意这一点,渐渐地,小家伙竟然把妈妈的“看家本领”都给搬了过去,说服妈妈已经不在话下啦,整个“小人精”!以昨天和今天的几段对话为例。

 

一、看人开方,具体地呈现事情的后果

妈妈做:妈妈跟桐桐沟通的时候,如果想劝导什么事情,通常不会讲太抽象的大道理,而是用她能够听明白、暗合她心中所惧的事实警告她,比如,教育桐桐不要接受陌生人的东西时,妈妈就可能说:“桐桐,万一拿了陌生人的东西,就可能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哦”。

桐桐学:桐桐劝爸爸妈妈的时候,不仅善于用后果说话,还会看人开方。妈妈在被窝里玩手机,小家伙知道妈妈爱她,经常说看见她就高兴,就说:“妈妈,你把自己弄近视的话,就看不到我了哦。”,爸爸是守财奴,小家伙就鼓励看着玩平板电脑的爸爸说:“妈妈,等爸爸近视眼的时候,我们就偷偷地把他的钱拿过来,反正他也看不见了”

   

二、多管齐下,让你难于招架

妈妈做:对孩子进行说服工作,往往没有一成不变的说服办法,昨天管用的理由今天不一定管用,今天管用的明天不一定管用,需要父母经常开动脑筋,想办法琢磨孩子内心的需求,对症开方进行说服,所以,在我们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样说服小家伙做一件事,今天可能用的是这种理由,明天用的又是另一种理由,有时候甚至几种理由多管齐上呵呵,比如,同样是劝桐桐好好吃饭,用过的理由就有“吃的好,长的高,就可以快点上一年级了哦!”、“今天妈妈做的是美白饭,哪个小淑女想变漂亮的话,可以吃一点哦!”、“吃下去这些,抵抗力增强了,就不会像爸爸那样爱生病了!”之类的呵呵。

桐桐学:晚饭后妈妈做了一些小松饼,桐桐吃的很香,睡觉之前又想吃,大约顾虑到妈妈不希望她睡前吃东西的习惯,就对妈妈说:“妈妈你知道吗?我睡前必须吃点东西,否则我会饿死的。”太夸张了吧,听的妈妈几乎笑出来,见妈妈没有立马做出反应,小家伙又说:“妈妈,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吃掉小松饼吗?你做了那么多,放在桌子上,万一夜里被小老鼠吃掉了,不就浪费材料了吗?”妈妈忍俊不禁,于是从了她。

 

三、迫你就范,“诚信令箭”来帮忙

妈妈做:跟桐桐互动,为了做好诚信的道德示范,妈妈非常在注意践行诺言,答应小家伙的事情,一般会尽力做到,有时候做到之后,还会特地跟桐桐说:“妈妈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履行自己的诺言”,平时看绘本,也经常就诚信话题跟桐桐互动,小家伙平时有什么诚信的行为,妈妈也会立即给予强化,久而久之,小家伙也就形成了看重诚信的习惯。偶尔妈妈许下什么诺言忘记了,小家伙就会不失时机地提醒妈妈:“你答应过这件事的,我们约好了哦!”妈妈就不好意思食言啦。

桐桐学:楼下的邻居外婆送来一些毛绒玩具“愤怒的小鸟”,小家伙非常喜欢,但为了避免给她太多不珍惜,妈妈采用当奖品的办法一个个发给她,桐桐非常渴望全部拥有,但也十分遵守规则,不耍赖跟妈妈要,不过总是伺机进行说服工作。

昨天睡觉前,小家伙就狡猾地说:“妈妈,是不是我今天早点睡觉的话,明天早晨你就会奖励我一只愤怒的小鸟啊?”妈妈不好扫了她的兴,只得答应。于是小家伙很快呼呼睡去。

今天一早,小家伙睁开眼就对妈妈说:“妈妈,我昨天很乖的,睡的很早对吧?”当然是啦,妈妈赶紧表扬了她,却忘记了愤怒小鸟的事情。“可是,你答应过睡得早明天早晨会送我愤怒的小鸟,现在就是明天了哦!”啊哦,原来小家伙早就挖好了坑,就等妈妈跳啦,妈妈只好披上衣服去给她拿奖品。

 

四、“万物有灵”,让妈妈无路可逃

妈妈做:孩子的内心,是个“万物有灵”的世界,这一点也为亲子沟通提供了便利,想说服桐桐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妈妈偶尔就用她喜欢的布娃娃之类的玩具来说事,比如,做饭的时候,如果桐桐还在忙着跟娃娃玩过家家,为了让她收收心,妈妈就会故意问“哦,今天不知道娃娃要吃什么东西?妈妈给她准备哦!”小家伙一听妈妈也要跟他一起“照顾”娃娃,就很配合地进入吃饭准备状态啦。

桐桐学:睡前给桐桐讲《托尔斯泰童话集》,因为赶着让她睡觉,读了几篇就不给她读了,桐桐不罢休,拿过来楼下邻居刚送的愤怒小鸟,撒娇地说说:“妈妈,愤怒的小鸟还没有听呢,你再给它讲一个吧!”妈妈忍俊不禁,只好又讲了一个。

 

五、N种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妈妈做:就像妈妈在《让孩子“听话”有学问》一文中所说的,有时候不直接盯住想要的单一结果“主攻”孩子,而是给她一个选择,把孩子倾向于逃避的选项放在前面,把你希望的选项放在后面,往往更容易达到沟通效果。比如,如果我希望非要窝在家里的桐桐跟我到户外去运动,就可能说:“宝宝,接下来想做什么呢?是把你弄乱的东西理理好?还是跟妈妈去公园捡树叶?”小懒鬼当然迫不及待地选择后者!

桐桐学:大概跟妈妈学会了这一招,桐桐没少让妈妈做过选择题,有时候用的还非常绝,让妈妈左右为难,无论选择哪一项都对她有利,比如有一次她不小心把妈妈做米糊的各种杂粮洒在地上了,妈妈很生气,让她都给妈妈捡起来,桐桐倒也听话,想了个很巧妙的办法,用硬纸壳当小铲子,一点点敛起来放在盒子里,可惜太难收拾了,不一会儿就收拾烦了,就跟我讨价还价:“妈妈,我给你两个选择哦,第一,如果地上所有的东西全要,那就等到明天我继续收拾,第二,如果地上这些东西不要了,那就全扔掉!”

最近妈妈给桐桐买了三条春天穿的袜子,桐桐都非常喜欢,前天拿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套在脚上穿上了一双,昨天把另外两双拿回来的时候,小家伙又想穿,但看到妈妈皱着眉头,大概料想妈妈很难同意,就对妈妈说:“妈妈,我要穿袜子了,你想让我穿这双黑的?还是粉红的?”妈妈不好意思拒绝,只好让她随便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