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肛欲期等育儿问题的交流

(2011-11-20 20:35:23)
标签:

肛欲期

入园焦虑

物权敏感期

育儿

分类: 桐妈答疑

关于肛欲期等育儿问题的交流

 

 

最近工作忙,很多邮件都没有来得及回,今天偷空先回一些,有空继续回,希望给我写邮件或留言的家长们谅解哦,实在是分身无术呵呵。

希望被我做案例的家长不要介意,我只是希望更多遇到同样问题的家长有个参考,我也尽量隐去了您和孩子的姓名信息,谢谢理解哦。

 

桐桐妈:

       您好!我曾拜读过您的著作《爱出一个好宝贝》,对您的育儿观非常感兴趣,我的宝宝三个多月了,很可爱,就是她睡觉的时候老爱往右侧睡,睡得头也有点偏了。最近我看到了您的博客,其中一篇提到桐桐小时候三个多月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情况,所以冒昧地给您写信,想请教您当时是怎么帮助桐桐纠正的。我们用米做了枕头让她睡也效果不佳。有的书上说一岁以后自然会好的,是这样吗?

       盼您百忙之中很我指点。谢谢!

 

**妈,谢谢您的支持与信任,当时我的确一度担心桐桐会睡偏头,因为我自己的头小时候就睡偏了,所以对桐桐的睡法就非常注意,一来不想让她睡偏,二来希望她睡出一个小圆头,小时候她爱往一侧睡的时候,我采取的做法是自己定期更换睡觉的地方,因为宝宝总是会朝向妈妈睡的,我自己定期更换一下,有时候睡她左边,有时候睡她右边,她就不会老往一侧睡了,我也给她买过定型枕,据说这东西还可以睡出很漂亮的头型,但买了几种之后,发现根本不管用,孩子的头睡不住,头经常滚来滚去的从枕头上滚下来,后来索性就不给她枕定型枕了,就用毛巾折两下给她枕上,反正孩子的枕头不能太高。该注意的都注意了,定型枕也不是完全没有用过,后来只能说桐桐的头没有睡偏,但没有睡成我期望的圆头,原来,头型这东西,遗传的力量很大的,我就是扁头呵呵。

     至于一岁之后是否自然会好,我没有考证过,只能说在桐桐这里,我除了定期更换自己睡觉的位置外,没有特别注意(定型枕貌似不管用),桐桐的头貌似也没有睡偏呵呵。

 

桐妈:

      您好!在育儿网上看到您在育儿方面的观点,觉得很受用。现在有个问题冒昧请教你:我儿子现在28个月,最近经常出现类似情况。就如昨天,他跟他的好朋友清一起荡秋千,过了一会,清下来去玩别的,其他小朋友过来荡秋千,他就大哭:“不让你玩,我要跟清一起荡秋千。”无论怎么跟他说都不听,一定要坚持让清过来跟他一起荡。请问遇到类似情况我该如何处理。望您能在百忙中抽空回复,谢谢!

                                                                                                                                 呵呵,谢谢您的信任,您听说过物权敏感的概念吗?孩子正处在物权敏感期吧,喜欢主张自己的所有权,看到好玩的、喜欢的、自己先发现的,哪怕是公用的财产,都会认为是自己的,进而拼命揽护,很正常的,如果孩子护的东西不是自己的,可以明确告诉孩子,那是大家的,不是我们的,让谁玩,不能你说了算,帮孩子明确所有权的界限,这个时候的孩子,可能因为无法维护自己的主张而哭闹,不要担心,这是一种健康的痛苦,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明白,不是自己的东西,是不能支配他是所有权的,反过来,如果孩子护的是自己的东西,可以给孩子讲分享的道理,但不能强迫孩子分享,否则孩子很容易获得一种意识:自己的东西是不能自己做主的,不利于他们学习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您好!桐妈 我现在遇到了一个难题,恳请您的帮助

我家女儿现在二岁10个月,从小就一直穿着纸尿裤睡觉。大概二岁时才不带纸尿裤可是晚上老是尿床,白天知道尿尿喊不大尿裤子的。不知道是不是喝多水的问题一晚上要尿三次或是四次而且每次睡觉时都会尿了再睡的。要是我们大人晚上睡得沉的话就会又一次尿到床上。我知道这也是大人的原因导致孩子尿床。我们也是一直督促自己及时的把尿。可是最近一周发现她一个坏毛病白天有时说要去尿尿时还没走到尿盆处就忍不住的尿到裤子上了大概每天都会有一次或是二次。每次都会告诉她不要憋尿要是有小便就及时的去这样对身体不好。每次她也会答应着知道了。可做的时候就不是这样了有时看到她又尿到裤子里也忍不住的去训斥她可是还是不管用。不知道她现在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呢?有时也会考虑是不是天冷的原因,可是要这样的话那一冬天要怎样做呢还是其他的原因呢?恳请百忙之中的桐妈能帮忙解答。在此先谢谢辛苦的桐妈了!!



   
呵呵,关于孩子尿床问题,您可以首先参考一下我的相关博文,比如《孩子尿床怎么办?》、《排便训练影响人格发展》等等,具体到您描述的这个喜欢憋尿的情况,我个人判断,可能是孩子进入了佛洛依德所说的肛欲期,这个肛欲期一般出现在2-4岁,此时期的孩子以控制自己的大小便为乐,不排除喜欢憋尿的情况,这个肛欲期一般经历两个月左右就会结束,这两个月中,如果成年人对孩子大小便的训练太严厉,孩子就会感觉紧张,心理压力大,会扰乱孩子控制大小便的自然节律,孩子将大小便解在裤子里的次数就越多,肛欲期拖延的时间也就越长。有的孩子几个月甚至半年多都不结束肛欲期,孩子的性发展就出现了停滞状态。

      桐桐也经历过这个阶段,顺其自然吧,不要训斥孩子,给孩子一个宽容的心理发展环境,反而更容易帮他度过这个时期:)

 

桐桐妈:

        你好呀,打扰你了,我想咨询下,看我这样的做法对不对,是这样的情况,我家孩子上幼儿园一定要拿着吃的东西才肯去上学,今天就因为拿了一大罐糖去上幼儿园,和孩子纠结了一早上,弄的心情都不好,刚开始和他讲道理,他怎么都不听,都要拿去上学,后来实在不行,我就硬来了从他手里抢过来扔掉,我当时的情绪很混乱,我感觉我做的不好,但我觉得我妥协了更不好,到后来他哭着上学,怎么都不肯去,我家阿姨个了牛奶片才肯去,我想把他这习惯改掉,都不知道怎么好,心情很复杂,本来做妈妈应该冷静去想去处理的,但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知道找谁聊好,想起了你,希望能和你多多沟通,希望你能在百忙之中抽空看看,谢谢了.

 

****妈,我觉得孩子行为的原因还很难判读,我想了解的是,孩子是九月份刚入园吗?入园之初就形成了这个习惯吗?直到现在?没有进一步的信息之前,我只能谈如下简单认识:

      如果是孩子9月份入园,到现在才入园两个月左右,应该是还没有完全适应和喜欢 幼儿园生活,仍然对幼儿园有紧张情绪,带吃食入园的习惯给了他一种慰藉或安全感。其实我觉得只好幼儿园老师没意见的话,孩子的正常生活也没有受到影响的话,带点吃的去幼儿园蛮好的,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交往敏感期,而最初交往的粘合剂就是吃的玩的,带些吃的玩的可以让他吸引小伙伴的交往兴趣,体验到交往的快乐,这是集体生活快乐体验的一部分,很可能孩子的在园快乐体验被这个吃食带来的好处给强化了,因而不舍得放弃。

     我的个人意见是,不管是为了排解焦虑还是为了重复快乐体验,只要入园带吃食对孩子的在园行为没有其他影响,是可以尊重孩子的呵呵,除非孩子到了幼儿园还抱着它的吃食不放影响了在园生活。

 

桐桐妈:

    你好!我小孩三岁一个月了,和同事谈起儿子的事的时候,她向我推荐你这位教育专家,有些问题想向你请教一下。

    我小孩是今年5月份上的幼儿园,开始适应期过得还蛮顺利,这段时间开始就不愿意起床了,可能也有点天气的原因吧。好像今天早上,我从七点十分哄到七点四十分,才把他连拖带拉哄得起床了,刷牙又不愿意刷,在那里玩水,牙刷放进嘴巴里面不动,我说:“老师不喜欢小朋友迟到的哦”,他又说:“妈妈,我不想上学,你不要上班陪宝宝好不好?”哎,哄了道理说了骂了,还是不听,外婆还经常投诉早上喝一瓶奶喝半个小时,导致经常迟到。结果,今天早上我真发火了,一把拿起他的牙刷扔进了垃圾桶(那牙刷也该换了的),“你不刷牙就以后别刷了!老是惹妈妈生气!还有,今天早上不给你喝奶,你都不心疼妈妈的,爸爸妈妈那么累,在外面赚钱给你买奶粉,你都不爱喝,那今天早上你就别喝了!”但是再三叮嘱外婆之后,还是给他喝了奶粉:“他在幼儿园里面经常吃不饱,昨天下午接他放学的时候还拣地上的东西吃,你看你儿子那么瘦(101厘米高,32斤),不给他吃点奶去怎么行?...

    请问,我该如何去纠正小孩的这个问题?如何去跟父母沟通让他们配合我们的教育?谢谢。

 

您好,谢谢您的信任,很抱歉才给您回复,关于您提到的问题,我的简单认识如下:

    1、如果孩子原本已经喜欢上了幼儿园生活,且原来入园都不磨蹭的话,现在突然变磨蹭了,可以先排除一下情绪的原因,特别是确认孩子最近在幼儿园发生了不开心的事情,比如,被老师批评了,被小朋友欺负了这类的,这类不愉快的体验都会让孩子逃避幼儿园的。此时的孩子,应该说您说的那些道理都懂了,之所以行动跟不上,很可能是情绪上遇到了问题,有情绪的时候,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是个值得推荐的原则。跟孩子沟通一下他心里的想法,也跟老师了解一下他最近在园的变化?否则,不解决孩子抗拒入园背后的原因,仅仅从浅层上改变孩子的行为,往往是很难达到效果的。

     技术层面的问题,希望我的文章《搞定入园初期的烦恼》对您有所帮助。     

    2、育儿观不统一的确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如果孩子的教养人比较多,又各执己见的话,孩子的确容易钻空子,教育也难以达到效果,这个除了沟通之外,的确没有别的办法呵呵。详见我的博文《隔代养育的喜与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两则育儿交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