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孩子的恐惧

(2011-08-11 21:11:17)
标签:

恐惧

情绪

对策

育儿

分类: 早期教育

孩子的恐惧

----来自哲学启蒙的思考

 

(本文被《启蒙》杂志选用,待发)

 

     晚餐时间,用电饼铛烙饼,因为成品比较慢,拿了一本《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来看,读到《勇敢与胆怯》这个章节时,忽然感觉对理解孩子的恐惧心理很有启发,偷空把一些感点辑录如下。

 

一、孩子的恐惧与生俱来,但不全然具有消极意义

恐惧是孩子最早出现的情绪体验之一,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这样那样的恐惧就开始伴随孩子成长,害怕妈妈离开、害怕突如其来的声音、害怕陌生人、害怕黑暗、害怕东西被抢走…..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恐惧就一直与孩子的生命并行存在着。

然而,尽管恐惧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它的存在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对死亡的恐惧,孩子可能会自觉地遵守红绿灯规则,因为对陌生人的恐惧,孩子的人身安全可能多了一份保障……

所以,当孩子怕这怕那的时候,先不要急于否定孩子的情绪或者给孩子带上“胆小鬼”的帽子------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孩子恐惧的东西,另一个孩子也恐惧着,甚至,作为成人的我们也恐惧着。如果我们不能彻底免于恐惧,就不要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就像如果我们害怕即兴演讲,就不要责怪孩子不敢给客人表演节目一样!

 

二、分担孩子的恐惧,是对孩子最好的安慰

有时候,孩子的恐惧对我们来说会有点可笑,特别是当他们害怕“狼外婆”、害怕第一次见面的姨妈、害怕上幼儿园的时候。于是,“狼外婆是不存在的”、“这是你的姨妈,叫呀!”、“幼儿园很好玩的,你会认识更多的朋友”之类的安慰甚至命令就成了父母处理孩子恐惧最常用的策略。

然而,我们可能会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害怕某个事物的孩子,肯定是有理由害怕的,否则他就不会害怕了。对孩子来说,这就是一种本能的感觉,而我们,可以尝试去理解或者谈论他的感觉,却永远不能指挥这种感觉。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上述那些面对孩子恐惧的反应方式总是很难真正帮孩子赶跑恐惧了,相反,这些看似轻松潇洒的说法只能增强孩子的无能感:对别人来说这么不值得恐惧的事情,竟然会让我感到如此胆怯,我真是好像除了恐惧什么都不会!

那么,当孩子恐惧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共鸣孩子的感受,分担他们的恐惧,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安慰,这样,即使无需解释什么,孩子也会感到我们的支撑。

书中就有这样一个爸爸,较好地赶跑了孩子的恐惧(P8):

 

佛洛里昂无法入睡,他听到壁橱里吱嘎作响。他肯定房间里有人,可有不敢起身,于是大叫起来。

爸爸听到喊声马上赶过来,进屋之后打开灯。他从佛洛里昂装玩具的盒子里拿出一把宝剑,然后他一边轻轻地打开壁橱的门,一边握紧宝剑准备把可怕的妖怪一批为二。壁橱的门全打开了,可是并没有妖怪。爸爸亲了亲佛洛里昂,然后把保健放在了他的床边,这下,佛洛里昂放心了。

 

这位爸爸,知道并不存在妖怪,但是,佛洛里昂的恐惧是确确实实存在着。爸爸并没有因此嘲笑他,也没有试图控制这种感觉,他很认真地对待并分担儿子的恐惧,帮助儿子赶跑他。因为尊重了儿子的胆怯,佛洛里昂得到了最好的安慰!

 

三、尊重孩子的恐惧,就等于给孩子力量

孩子的恐惧,不仅让家长闹心,对于孩子而言,也常常会有一种挫败感,甚至就此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这个时候,尊重孩子的恐惧,反而更容易给孩子力量!

 

书中给我们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我把它概要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个叫希林的孩子,站在跳板上,怎么也不敢往下跳,她感觉自己很没用,是个胆小鬼,别人越是在旁边对他说“没有什么好怕的”,他越是觉得自己的胆怯不应该。就在她对自己极度失望的时候,她听到了一个声音:

“天哪,希林!刚才看见你站在高高的跳板上,引起我很多的回忆。我也为你捏了一把汗。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也不会跳水,甚至在泳池边上也不敢往下跳,我只能跳‘冰棍’。20年后,我还是不敢跳水!”

希林转身一看,说话的是林澜先生,他的邻居,一个参加了议会竞选,成为副市长的人,希林没有想到,他竟然讲出了自己的怯懦,而且毫无羞愧。

 

如果我们是希林,还会因为不会跳水否定整个自己么?

当孩子恐惧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让他们明白,只是是某个时候,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他才感到害怕,但这并不意味着恐惧已经在他身上扎根,在不那么恐惧的领域,他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人,则我们就给了孩子面对恐惧的力量!

 

四、恐惧源于不解,知识帮助孩子减少恐惧

当我们的祖先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雷电的时候,他们对这一自然现象充满了虔诚的恐惧,当我们已经了解了雷电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仿佛有关的恐惧就这样远离了我们。

是的,一旦我们了解了真相,恐惧就会减少。就像有的小朋友在第一次接触外国人的时候,可能因为他们的奇异相貌而感觉恐惧,一旦他们通过各种媒介了解了他们只是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恐惧感也就可能烟消云散一样。

从这个意义上说,帮助孩子积累知识,其实也就是帮他们减少恐惧!

 

五、恐惧是可以传染的,营造安全的氛围非常重要

当孩子面对一个未知世界的时候,他人的恐惧反应很容易影响我们对安全的判断,进而做出不利于掌控局面的反应。比如,当孩子第一次面对毛毛虫的时候,如果现场正好有一个害怕毛毛虫的成人,做出一惊一乍的反应,则孩子就可以从他人的表情中做出不那么积极的判断,进而产生对毛毛虫的恐惧。

同理,当一个孩子在自由玩耍的时候,成人左一句“危险”又一句“当心”的提醒也会让他们感到害怕,甚至变得缩手缩脚。因为,恐惧是可以传染的。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少有畏惧的人,那么,我们提供给她的教养环境最好是安全的、积极的。

 

六、帮孩子积累胆量,对抗恐惧不是朝夕之功

恐惧的对面是勇气,一个对自己的力量充满自信的人,她内心的恐惧就会相对少很多。

如果我们想培养一个少有恐惧的孩子,也可以通过增强他内心的力量来达成目的。这看似一种“曲线救国”之策,实际上却是最根本的问题解决之道。这远比对孩子的某项恐惧进行“脱敏”容易的多!

从今天开始,试着帮助孩子积累内心的力量吧。从表扬他的每一个进步开始、从发现他的每一个闪光点开始、从鼓励他习得每个看似微小的技能开始!可能这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当孩子充满自信地走向阳光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所有这些点滴的积累,在日益减少的恐惧面前,都是那么值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