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湾印象散记(三)

(2011-07-27 20:36:02)
标签:

台湾游记

育儿

分类: 桐妈生活

台湾印象散记(三)

 

继续唠叨第三篇,主题大约集中在当地的风土人情。

 

一、多民族的土地

台湾是个多民族的地方,最初就有9个原住民族,后来渐渐扩充到14个。虽然是自然发展,但多民族的和平共处,却经历了一段时间。

最初的原住民主要分布在东岸线,他们通常身上刺青,很敌视后来的外族人,因而有了著名的“除草”(音)风俗,就是原住民会以杀外族人为乐,少年杀一个外族人才算成人,杀了之后就把外族人的头割下来,谓之除草。现在随着多民族越来越能和平共处,除草的习俗渐渐消失了,少数民族的成年礼也改变了形式,少男改为猎杀山猪,少女改为织布,通过族里的长老同意就算成人,可以婚嫁了。

少数民族因为主要居住在东部的山上,地广人稀,又常需要上窜下跳,所以他们的歌都唱的很好,运动能力特别强,现在由某个少族民族组成的棒球队拿了3枚金牌呢,外国人都看不懂为什么这些运动员看起来又黑又小却有着如此巨大的能量!

在南投县的九族文化村,我们参观了原住民族的生活缩影,果然有点原始,习俗也千奇百怪。当然,现在的他们,早已经汉化了,在日月潭坐船的时候,开船的就是一个邵族青年,染着时髦的短发,和现代的汉人没有什么两样。

不过,虽然现在民族已经达到了14个,不同的民族规模却相差迥异,最多的阿美族可达14万,最少的邵族却只有283名,为了防止邵族规模再度缩小,现在政府鼓励邵族人使劲生孩子,每生一个都可以奖励6万台币!

 

二、信仰与宗教文化

台湾人热衷信仰,道教居多,其次是佛教,但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搞清楚自己信的是哪派宗教,因为台湾的佛道儒基本上是合一的,台湾人也喜欢逢神便拜,用他们的话说,有拜就有保佑。

因为信教的人多,台湾的寺庙很多,几乎每个景点,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寺庙,更遑论像中台禅寺这样专门建设的现代化寺庙,有意思的是,尽管寺庙如此之多,政府却从没有出过一分钱,都是民间捐赠集资建成的,而且,建成之后,寺庙也从不收取门票,全靠烧香跪拜时捐赠的钱来运营,由于前来跪拜的人多,经费非常充足。没有什么信仰的我,到了这里也很受感染,竟然很心甘情愿地捐赠了一些香火钱,也悄悄许了愿,希望有机会成真吧。

 

台湾印象散记(三)



我们专门去过的中海禅寺,是一座非常现代化的建筑,现代的几乎让人难以跟寺庙和佛教联系起来,之所以造的如此现代,一来当然是因为捐赠充足,另一个原因也跟主持者的理念有关,这个寺庙的主持者认为,佛教只有适应现代化的脚步,才能与时俱进,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她。这个寺庙除了外观现代化外,内涵建设也很先进,他们有自己的学校,借以推广国学教育,教学质量非常好,吸引了大批缴费求学者!

 

三、独特的“夜总会”

台湾人管坟墓叫“夜总会”,导游这样指着路边经过的一个个袖珍小院子给我们这样说的时候,我怎么也无法把那些微型建筑跟夜总会联系起来,导游又多说了几句,我才知道那些漂亮的小院子就是台湾人的墓地,为什么把他们叫做夜总会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再问导游,才知道台湾人是很相信魂魄的,他们认为,这些墓地,晚上就会有魂魄出来活动。当地人敬鬼事神的传统可以见一斑了。

台湾印象散记(三)



不过,同样是“夜总会”,沿太平洋一带的东海岸跟西部就有所区别,东海岸这边的夜总会通常会镶嵌着十字架,因为这里的居民大都是原住民,属于不同的民族,一般信仰基督教。经过那一个个村落(导游称为部落)的时候,导游让我们仔细观察他们的面部特征,长的果然有点特别。

 

四、与自然灾害和平共处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两面性,多山的地形地貌美丽了宝岛的风光,也给这块土地带来许多不便。因为多山,大部分公路都是绕山而行或者穿山而过,有的地段非常险峻,时而会遭遇土石流或者滚石的危险,有的地段属于凿山开路,所以台湾的隧道很多。后天我们就会沿陡峭的山路乘几个小时的车观看大峡谷,上帝保佑会平安无事吧。

台湾地处地震带,地震是家常便饭,据统计,每年可测的地震都会有两万多次,因为经常经历大小地震,当地居民都习惯了遭遇地震而泰然自若。他们甚至希望地震能来的更频繁一些,这样的话,就可以分散地震的能量,不容易爆发大级别的地震,很长时间不地震的话,他们反而容易紧张。但对于不了解这个情况的游客来说,跟地震和平共处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通常导游就会遇到地震中仓皇出逃的旅客,有的时候甚至会半夜被地震吓破胆的旅客叫来办离台手续,有时候导游便这样安慰他们:如果地震不厉害,你不需要离开,如果地震厉害,你离开也没用。导游和当地居民的镇静来源于他们对建筑质量的自信吧,当地的建筑是可以抗八级地震的。

因为西邻台湾海峡,东临太平洋,台风在台湾很常见,长期以来,当地人便习惯了利用台风为农业和工业服务,因为台风可以带来更多的降水,否则持久干旱也不好。

听导游这样自然地谈论当地的自然灾害和不便时,我忽然想起一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学会跟所在的土地和平共处是多么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