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2010-03-22 19:48:27)
标签:

桐桐

两岁

好胜心

育儿

分类: 早期教育
 

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解读两岁孩子的行为(23

 

2010-3-22

桐桐出生于2007729日,现在27个月22天了

 

最近越来越发现桐桐的语言表达中有个倾向,那就是有意无意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而且,很多时候都可以看出,被小家伙贬低的对象实在是很冤枉,因为他们的形象大约是桐桐虚构出来的,比如:

 

大便的时候,经常便秘的小家伙在粑粑拉出来之前经常很吃力,一旦拉下来,却会开始表情放松地谈笑风生:

“以后我多吃水果蔬菜就不便秘了,小猪肥肥也便秘了,他不吃水果和蔬菜。”

 

小家伙要把一些书拿到幼儿园让小朋友看,我趁机表扬她懂得分享,桐桐一边接受着我的赞美,一边说:

“皮皮不要把他的书拿给小朋友看,他那样做是不对的”

 

看到桌子上的甜点,小家伙很自觉地对我说:

“那是垃圾食品,我吃了会咳嗽了”

稍后又补充道:

“爸爸爱吃垃圾食品,他不乖”

 

…….

 

诸如类似的对话,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总之,做对的都是她自己,而别人经常很不乖,但既有的知识告诉我,对于这种语言现象,绝对不能上升到道德高度去评价,相反,从一个孩子的心理发展角度,可以看待她的行为:

 

一方面,可以认为,她的心智行为又有了新的进步,已经能够熟练地区分“好”的行为和“坏”的行为了,而且,她还可以分辨出哪些行为是符合成人期待的,哪些是不那么合乎规则的。此外,她还能认识到行为的后果,在既定的行为和可能的后果之间建立一种关联,比如,吃了垃圾甜食会咳嗽、不吃蔬菜和水果会便秘,这些常识将为她调控自己的行为奠定认知基础。

 

另一方面,可以发现,她已经懂得在比较中认识自己的行为,且有了一定的好胜心,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更高的要求,“向好”心理日益巩固,因此她希望处处都能做的比别人好,这是一种值得鼓励的心态,虽然表达的方式还比较幼稚。

 

基于上述认识,遇到桐桐这类“不良”行为时,我心里就坦然了许多,不再那么多虑道德因素、庸人自扰了,问题的处理,也就简单了许多:

 

一般来说,当桐桐这样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的时候,我就将错就错,正面肯定她想让我知道的正面行为,如“吃蔬菜和水果”、“和我小朋友分享绘本”等,借以激励她继续努力,而对于她所描述的其他人的“负面”行为,我则做出否定性的评价,让她知道那样是不对的。当然,我知道有时候她是在信口扯谎,但对此我比较理解,就像我在《善待孩子的“谎言”》一文中指出的那样,这个年龄的孩子,往往还分不清现实与想象,出现一些类似的谎言是正常的,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不可能一下子就来个全面的进步,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平衡,当这类让人喜忧参半的情况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挖掘其行为中好的一面,让谎言也能发挥教育作用,至于说谎行为到什么才能消失,就交给时间来解决吧!

 

附:本系列其他文章

1解读两岁孩子的行为(一)

2解读两岁孩子的行为(二)

3解读两岁孩子的行为(三)

4解读两岁孩子的行为(四)

5解读两岁孩子的行为(五):说谎

6解读两岁孩子的行为(六):同情心

7解读两岁孩子的行为(七):想象力

8解读两岁孩子的行为(八):执拗

9解读两岁孩子的行为(九):的乐趣

10解读两岁孩子的行为(十):鹦鹉学舌

11解读两岁孩子的行为(十一):执着

12解读两岁孩子的行为(十二):淘气

13解读两岁孩子的行为之问号期

14解读两岁孩子的行为之涂鸦

15解读两岁孩子的行为(十五):表达感受

16解读两岁孩子的行为(十六):口是行非

17解读两岁孩子的行为(十七):双语宝宝初长成?

18迷失的安全感

19解读孩子的咬人行为

20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

21善待孩子的谎言

22小叛逆,大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