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柬埔寨暹粒,吴哥城里面的巴戎寺中,有49座巨大的四面佛雕像,佛像为典型高棉人面容,个个面带笑容,据说是建造巴戎寺的神王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容。佛像脸带安详的微笑,这就是令吴哥窟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
最独特的设计是每一座塔的四面都刻有三公尺高的加亚华尔曼的微笑面容,好似一个设计新颖的声光舞台秀,轩昂的眉宇、中稳的鼻梁、热情的厚唇、慈善的气质,国王的微笑反而胜过建筑本身的宏伟。

南大门
南大门上雕刻有四面佛的塔,仅雕刻的面部就约有3米,为Jayavarman七世的微笑,左右两边为大象石雕

吴哥城有五道城吴门,四道通向城中心的巴戎寺,还有一道通向皇宫。
五座城门中,南门最具特色,位于吴哥寺前往巴戎寺的道路上。就是号称“宇宙的中心”的巴戎寺了

南大门入口、护城河上的石桥两侧,是众神和阿修罗拉扯着蛇神那迦身体的雕塑,左侧为神明,右侧为阿修罗,每侧54座,共计108座。



城门外有护城河


我们顺着这个梯子上到第二层

巴戎寺的回廊壁画也十分丰富,从王宫征战到市民生活应有尽有。庙宇的建筑结构相当复杂,经多次重修、改建和增建,现在的建筑事实上是由两座不同时代和造型的寺庙叠加而成的,有人曾把它比作“人用手塑造和雕刻出的一座山峰”。





这张是“高棉的微笑”在它前面拍照要排队

巴戎寺最著名的是刻在塔身的巨大的四面观音像,象征着当时高棉王国的强盛。

54座四面塔,200多个微笑,变化的光线时强时弱的投在正面或侧面,国王慈善的气质和微笑反而胜过建筑本身的宏伟,成为旅客最深的印象,无怪会被其后代子孙尊称为“高棉的微笑”。
这张的两个塔,可以看到五个笑脸,左边一个两张,右边一个可看到塔三个侧面的笑脸
这张也可看到五张笑脸,左边塔两张大的,右边一张大的,中间小塔两个


清晰可见三张笑脸







老伴让老太婆和精致雕塑合照一张





















我们由此下到一层




这个和小吴哥照的不一样

返回时,又拍了第一层的壁画
巴戎寺位于吴哥城里,巴戎寺中共分三层,下两层为正方形,外侧廊壁雕刻故事性浮雕;顶层为圆形,树立佛塔。
从外观上看,巴戎寺是一座金字塔形建筑,最高处是一座涂金的圆形宝塔,它建在两层空心的台基之上。按照宗教意识,这表示天上的佛与地上的人得以息息相通。周围建起了48座大小不一的宝塔,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中心宝塔。每一座宝塔上四面佛的原型就是阇耶跋摩七世本人,所有来这里朝拜景点内景的臣民都惊奇地发现,原来菩萨就是自己的国王,而这样的国王当然是必须效忠和敬仰的。
巴戎寺的回廊壁画也十分丰富,从王宫征战到市民生活应有尽有。庙宇的建筑结构相当复杂,经多次重修、改建和增建,现在的建筑事实上是由两座不同时代和造型的寺庙叠加而成的,有人曾把它比作“人用手塑造和雕刻出的一座山峰”。
吴哥城(大吴哥皇城)是真腊王国吴哥王朝的国都,由高约8米、厚约3.8米的红土城墙围绕而成,呈方形,每边长约3公里,周长达12公里,主要道路呈十字形状分布,城墙正中央是巴戎寺,稍靠北一些是皇宫,皇宫的正式塔门、战象台、癞王台被修建成一个整体。城内还有巴方寺、空中宫殿、圣琶丽寺、圣皮度寺、12塔庙、南北仓库。
地导带我们参观了南大门、巴戎寺和塔普伦寺。发给我们的行程表中的:巴方寺,古代法院雕刻、斗象台和十二生肖塔都没有去,远远路过时介绍了几句。
巴戎寺,吴哥文明的最后一道光,此后的建筑再无法超越这一建筑艺术高峰,东南亚长达五个世纪的吴哥王朝同时也画上了句号。
有关资料摘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