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塔位于安阳老城西北隅天宁寺旧址。有人把它喻为安阳的象征。此塔形制特殊,上大下小,呈伞状,在我国古塔中极为少见,国外也是罕见的。
塔唯一的门 南门
塔身
文峰塔到底独特在于,大多数的塔都是由下而上的逐渐缩小,而文峰塔之独特,在于其一反常规,塔身上大而下小,呈伞状,为国内外所罕见。
塔的最下层塔身较高,四周正面各有一门,其中正南面为真门,其他为假门。券门首额,有砖雕二龙戏珠图像。八角均有巨龙环绕的盘龙柱。
每层出檐的斗拱又不尽相同。从这张图清晰可见。
文峰塔共五层。每层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彬彬如生的罗汉;有盛开的莲花……把文峰塔打扮的既美丽又引人注目。每层的檐角上挂着铃铛,一阵微风吹来,铃铛就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文峰塔高38.65米,周长40米,壁厚2.5米,五层八面,塔顶平台周围有一米多高的女儿墙环绕。七层莲花座下依平台,卜承塔身。塔顶为高10米的塔刹,宽敞的塔顶平台可容纳200余人。这种平台、莲座、辽式塔身、藏式塔刹的形制,世所罕见。再加上塔身下部8根盘龙柱之间极其精美的佛教故事浮雕,无怪乎历代名人贤士登临后赞叹有加
塔底座
文峰塔原名天宁寺塔,寺原建于隋仁寿(601-604)年间,塔修造于后周广顺二年(952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元、明、清三代都曾重修此塔。177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当时任彰德(即今安阳)知府的黄邦宁,主持重新修葺天宁寺和塔。他认为塔与南边的孔庙(在今安阳市西大街小学校内)相呼应,二者可以代表古城的文化高峰,便在塔门横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个大字,于是此塔又得名“文峰塔”,一直沿用到今天。解放以后,人民政府进行两次整修,并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峰塔的最下面是塔基,塔基上是一个圆形莲花座,莲瓣共七层,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把塔装饰得更为美丽。
八根龙柱之间,有八幅砖浮雕佛教故事图像:正南面为三身佛像;西南角是释迦佛说法像;西面为悉达多太子诞生图像;西北角一幅是释迦佛雪山苦行修定像;北面为观音菩萨与善财龙女像;东北角是佛为天人说法像;东面一幅为释迦佛涅像;东南角是波斯慝王及王后侍佛闻法像。这些浮雕造型生动,神情逼真,姿态自然,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1 正南边是 三身佛
2 西南边是
释迦佛说法像
3 西边是 太子(悉达多)降生图
5 北面为观音菩萨与善财龙女像
6
东北角是佛为天人说法像 也叫飞天图
7 东面 释迦牟尼涅磐像
8 东南角是波斯慝王及王后侍佛闻法像
这张图清楚看到八角的巨龙盘龙柱
券门首额,有砖雕二龙戏珠图像
底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