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文字翻译自美国天主教大教堂的一张宣传页的一部分:
圣像画是一种古老的神圣艺术形式。传统工艺是用蛋彩在木板上作画,现代则用油彩在合成板上创作。
圣像画并不只是一种艺术形式。每一幅声像都是一份灵界向祈祷者的邀请。它赋予不可见的世界以形象和色彩。它是引领祈祷者向神圣世界的一道门。
圣画艺术始于第4世纪拜占庭,罗马帝国的东部。于公元前314年,康斯坦丁大帝认可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宣扬圣经的圣画就不再局限于墓地,而可以公开宣扬。到6世纪,圣画已成为服务于基督信仰的正统形式,用画像阐述基督教义。到8-9
世纪,两波圣像潮席卷基督教众。而冲突的核心是有人认为神像在导致异教的复兴。在这样的冲突中,绝大多数的圣像被毁,只有极少数的幸存下来,现存于西拿圣山的圣堂里。
这场争端的后果之一就是统一了制作圣画的形制和风格。从脸部表情到色彩的应用,全都要遵循规则。在其后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和俄国教堂里充斥了浮雕,木板和马赛克。
在国家圣堂内,有几幅广为人知的马赛克圣像,包括包克兹夫人,维拿夫人。琴斯托维亚圣室和拜占庭圣室内则供奉着几幅木板圣像。


拜占庭圣室内左边的大幅圣像名为“怀抱圣子”。玛莉眼看面前的世界,额头低向基督。基督看着圣母,右手拥抱她,左手持卷轴。这幅画的风格叫做“温柔的抚摸”,表现母子间的亲密接触。
拜占庭圣室内右边一幅是“作为老师的基督”。他的右手举起做祝福状:一种解释说这个手的姿势代表“XP”,基督耶稣最古老的字母缩写。(交叉的食指和中指代表X,触碰拇指的小指和无名指代表P)。另一种说法是,触碰拇指的两指代表基督的两种天性,微曲的中指代表基督从天堂降落人间。在新约起首就是”阿耳法和欧密伽“:”我是阿耳法和欧密伽,既是开始也是结束“。所以希腊字母(IC XC)
也是基督的缩写。在头顶的光环中是十字架,十字架上有字母O, N,这是显示给摩西的神迹,意为我是唯一的存在。

琴斯托维亚圣像用的是“指引”式风格,圣母左手怀抱基督,右手指着他,基督右手祝福,左手持新约。最引人注目和迷惑的是基督不以婴儿的面貌出现,而是智慧的化身,拥有神圣的权威来祝福和教导。这幅圣像被地镶上金银的像框,两侧有天使护卫,圣母头上还有镀金的后冠。
1964
年专为国家大教堂制作的“琴斯托维亚夫人”现在修复中,预计今年夏天完成。在那之前,另一幅琴斯托维亚夫人圣像挂在圣堂中。


女儿和小点点今天就走了,我没能去送,心里酸酸的。想起我在美国时,女儿看见我拿着字典一句一句的翻译美国天主教大教堂的一张宣传页上我感兴趣的一部分,在我临走前帮我翻译了这部分,一直放在草稿箱里。作个纪念吧,祝她们一路顺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