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师父一直在关心人类心的健康。
对于身体的健康,我们已经给了不少的重视,医院里天天人满为患,中国人打点滴也创下世界之最了吧?
但对于心理健康却讲得少,有几亿人得了抑郁症,在吃饱穿暖之后,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抑郁了呢?
我得感谢小崔,崔永元,他是名人中公开讲自己抑郁的人,也让我第一次注意到抑郁问题。
我们过去经常从政治思想工作角度看人的心理问题,觉得是人缺乏远大理想、革命抱负,今天从人性角度、人文关怀角度看,心理问题,一部分程度上,还是缺乏理想,没有生活的大目标,小富则安,或者是心高手低。
济师父看人类是无事忙,人们总是想办法把自己的一切空闲都占满,像一些小的电子游戏,安在手机、IPAD里边,随时随地玩,不给自己一点空闲时间。所以大师极力提倡人生留白,只有留有一些空闲时间才好。
大学,在过去,就是空闲时间的意思,除了维持生存之外有空闲时间,才可能做学问。好像孔老夫子也说过类似的话:《论语·学而》篇中讲,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敬重兄长,说话谨慎诚实,泛爱大众,亲近仁德。做到这些之后有多余的力量,再来学习文化知识。今天的人怕的就是空闲,没有空闲,也就没有对于人生的终极关怀,没有对于生命本质的追问。
不问是压抑问题,不是解决问题,最终这些问题会突然爆发,对于自己存在的价值发生怀疑,可能自杀,可能自报自弃、自甘堕落。这样的例子很多,名歌星陈琳跳楼、满文君的吸毒,等等。
职业变成了挣钱的工具,是一种不得不做的事,只有下了班,才回复自我。其实也不是真我,而是一个很峥宁的自己,把自己的无奈、恶性都放大开去的丑化了的自己,以求得一时的放松、忘却,但问题很快就会加倍地袭来。就跟吸毒一样,幻觉一过去,旧问题没解决,贫困、不健康等等新增加的问题都来了。
我们只有直面自己的问题,痛苦地思考,从古圣先贤的教诲中吸取营养,真正从心底解决问题,生活才会健康和快乐起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