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于父母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代表我们对于曾经有恩于己、而现在是某种拖累的人的态度。
在我们小的时候,一刻也离不父母的照顾,经济上需要他们挣钱养活自己,精神上需要他们不时地给些鼓励、鞭策,他们是保姆、是教练,但他们越是优秀、越是称职,我们越早具有独立能力,可以脱离他们单飞。当我们具有一部分单飞能力的时候,我们很难抑制自己放飞的心情,我们离家独立生活了。
从此,乾坤倒转,是父母反过来总想围着我们转的时候,他们像一块很难甩掉的口香糖,总是在你耳边说些你早已经明白的道理,甚至做出一些并不高明的指引,还非要让你听从。好比一个小孩子要教父母该怎么做家务一样。其实别说指引,就是帮你一把,都可能越帮越忙,反而添乱。
但是,你要耐心,你要感恩,他们有助你一臂之力的心就好,他们想亲近你就好,你要像当年他们对不懂事的你那样耐心,用欣赏的眼光,看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重点是你要从真心里爱他们。有人问孔子孝的问题,孔子说:色难。色就是外在表情、态度,我们可能乐于为父母做事,愿意对他们好,这是很多人都能够做到的,但色难,你必须要掌握最好的态度和方式,不要让他们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不要让他们累着,更不能让他们伤心,什么样的态度、姿态、言词,才让他们最为愉快?找到它,做到它。
因为,孩子会长大,以后你有弥补的机会,而父母一天天变老,终有一天,他们将不再能在你的身边出现,你会失去一切弥补的机会。到那时,你少看的每一次、每一眼,每一个错误的眼神、言词、举止,都变成眼里的沙粒,磨得良心好痛好痛。
莫做迟孝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