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同学,看到不同人的不同生活经历,很容易让人发起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到了这个年纪,很多人面临子女教育问题了。
家中的长辈们一面看着肥皂剧,一面讨论着孩子的功课不如意,怎么才可以争到第一名,考上好学校。如果孩子想看什么动画片、演唱会,会立即受到严厉斥责,赶快去做功课。这或者可以作为一些家庭晚饭后的标准场景。
我朋友的小孩到国外读书的不少,因为有钱而去,孩子读书表现平平的当然也有,但更有一些是全优生,从国内到国外,总是最优秀的。
两种截然不同的孩子是如何造就?很多人感兴趣。
优秀生家长有的也会因为孩子考上国外名校从此成为教育“专家”,受到不少家长的访问,寻问教育真经。
我曾经说过,比尔盖茨的爸爸来到北京一个朋友家里,自然也被问了同样的问题,想不到他的答案却是:喂饱他。我原来的理解就是让孩子吃饱饭,余下要学什么,人生的路怎样走是他自己的事情。但最近有些事,却让我生出了新的想法。
我们经常在互联网上溜达,我们可以自由地选取自己喜欢的内容,我们认为这一切都是自由和自主的,但对互相网有深刻了解的人告诉我:不是,你能看到什么,完全是网站有意安排的。
我想,如果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能像互联网站上一样,孩子以为自己是完全主动、自由地发现和学习,而所见的内容,又都是家长希望他看到的,那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了吧?
所以,盖茨的家长想要从身体到精神上,满足孩子的全部要求,那是相当不容易的,他可能为此花费了很多心血,一个求知欲很强的孩子的家长,一定是非常辛苦的。因为从精神上喂饱一个孩子远比从胃口上满足他要难得多。
孩子们的眼睛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管用,父母是第一任老师,绝不仅在于教孩子背了几首唐诗,背了多少乘法、加法口诀。孩子是感受着父母的言行长大的,他们对于父母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都有非常敏锐的感受,并且不自觉地像父母那样待人接物。很多时候,他们是想用自己的行动取悦父母的。
好的家长,不用对孩子有太多的严厉教育,单单是孩子想取悦父母的心态,就是足够大的教育力量了。如果他的好成绩能够让你高兴,能够得到你的表扬,那么他会经常努力这样做。只是,你是否满足了他想取悦你的愿望呢?如果你曾经伤害过他,那么他的反抗、不听话,就是家长一手造成的。
另外,如果家长很坚强,很努力,不断地在学习,想要孩子不学习,不热爱知识,是很难的。
所以,教育问题的根本,其实是如何教育家长,如果家长都在渴求知识,那么,孩子基本上不用教育,自然长成很好的孩子了。
满足他们的取悦,或者说让他们从努力学习中得到乐趣,同时家长也在求知中乐此不疲,这就是我现在所体会到的最便捷的教育之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