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紧张,不像过去,一天总有一些时间是可以“卖单儿”(发呆,什么也不做)的。所以大家都说应当放松,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放松。
这话听起来也的确有道理。问题是怎么才叫放松?
卡拉OK,喝酒,旅游,打球,。。
这些可以说是别人的职业,唱歌,是歌唱演员的职业,旅游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打球是运动员的职业,对从事这种职业的人来说,做这件事是苦事,是紧张的来源,做了以后需要做点别的来放松,何以别人做这件事,就成为放松了呢?
少做,做得随意,就是放松,到了做得特别认真、要求很高的时候,就不再是放松了,这是一种情况。
还有就是兴趣,做你喜欢的事情,不管多么辛苦,你都觉得是美事。
这样看来,我们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真爱,做真正喜欢的事。
还有就是心态。
我从不玩牌,说从不,有点夸张,毕竟这一辈子还是玩过几回的,但总是在输赢之间计较,心里很紧张,所以就不再玩了。也别说完全不玩,电脑里的空档接龙我是玩的,有点像“拉大车”,但因为没有人和我比输赢,所以心态是放松的,我乐此不疲,可见牌本向我并不讨厌,不喜欢的是和人比输赢。
印度一位大师说过,我们感到工作疲劳是因为我们内心的不统一,为了挣钱糊口,不得已而为之,心很累,如果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可能你会讨厌周末,它打断了你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跟着你一起天天上班才好。
我时不时把我喜欢的事变成职业,可是真做起来发现,其中有很多一点也不好玩的事情,让我无法完全去享受我喜欢的事情,于是我就走人,再找喜欢做的事情去。或者一面做着一件事,心中却憧憬着另一些事情,总是不满足。
很多情况下,一天看看电影,聊聊天,睡睡觉,觉得过得很轻松,但很快就觉得浑身疼,看电视可以看得浑身疼,睡觉也是如此,特别是过一天或者过一阵,回想一下过去的时间,觉得无聊,无意义,心中开始恐慌。我过的真是自己想要的日子吗?我快乐吗?我对自己够好了吗?等等。
这种日子与其说是放松,不如说是放逸,我们把放逸当成了放松,以为可以由此积蓄力量,其实有这样的日子相比较,工作的日子就相对变成了苦役,越发地讨厌工作了。星期一综合症,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周一可能远不如其他日子工作效率高、心情愉快。
日复一日总是规律地过着同样的生活,没有比较,也不觉得工作有多么苦,有了休息相比较,工作变得苦不堪言了。
高考复习的时候,当时觉得有点苦,这个苦也是别人总在说苦,我才意识到是苦,同时心里觉得很有意思,每天都有许多收获,过后想想那段日子,很充实,很美,而过得轻松的日子,回头想想,一片空白。
放逸的时刻,当时过得轻松,过后却变得沉重。
因为经常放逸,没有学得一两种真正过硬的本领,所以很容易恐慌。这样日子越来越过得不轻松。让我想起李敖的话:不怕吃苦吃半辈子苦,怕吃苦吃一辈子苦。真是这样。没有超常的付出就没有超常的收获,没有真本领就总是害怕过得不好,失去眼前的利益。
很多人害人,是因为恐慌,害怕自己被比下去。因为害过人,怕这个人知道了露陷儿,所以要把TA置于死地才放心,害完张三,发现李四又在挡路,于是连环杀人就不可避免了。这种人使劲使错了地方。
世界很大,需要的人才很多,只要你是人才,就总有生存的空间,可以安心地过好自己的日子。
任何人,不在于身居高位、而在于居于一个与自己能力、兴趣相适应的位置,安心地过一辈子。
上帝没空造废人,每个人都是难得的宝贝,问题只在于你发挥好自己先天和后天的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