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走过电视机,里面正在介绍世界各国庆祝新年的活动,我记得时代广场的灯,悉尼的焰火。铿铿三人行,窦文涛正用他特有的鼻音,和嘉宾聊着“神马都是浮云”。他看王朔小说,多年前就将什么写成神马。我也的确听北京的孩子经常说神马玩意儿~~之类的话。
联想起姜文的电影,正儿八经地,你说人生,没人要听,你非要插科打浑地把思想和感悟变成一场闹剧,有思想的,从闹剧里还是看见了你要说的思想,毋有什么想法的,看足了热闹,也高高兴兴。世间一切皆如浮云,这样的陈词滥调没人要听,你说“神马都是浮云”,就忽然间感动了很多人。
我人在深圳,听每个人都在谈论股票、楼市、物价、神马都是浮云……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真地理解了这句话,如果大家真意识到一切都是浮云,社会就该慢下来,不会像现在,一切的一切都那么地浮躁和急促。
早上四点钟忽然就醒了,担心有什么事情忘记,打开电脑,看看有没有重要的邮件发来。这是一种焦虑状态吗?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景。还好没有什么,刚刚打开济群法师讲修行次第的光盘,一个朋友看到我在QQ上了,虽然我隐身,她居然也看出来了,打招呼,问新年好,自然免不了一阵神聊。
她辞职了,原来是位老师,做幼儿园的园长助理,现在半年过去了,生活很无聊,不免生出悔意,打拚多年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了!我不禁感慨,是学佛害了她。我这样说,不明白的以为我在谤佛,罪莫大焉,明白的知道学佛也是一条不平坦的路,走不好一样会跌得很惨。
没学佛以前,我们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世间的标准,你的追求是清晰的,就是自己的成功;学佛以后,标准忽然多了起来,做任何一件事,先要问明善恶,目的、手段,乃至每一个细节、每一念,有无私心、有无伤害?结果蚂蚁也踩不得。单位要省钱、经销商要赚钱,你的单位要挣钱、客户想省钱,你的心被拉扯着,不得安宁,两头不落好。你知道神马都是浮云,似乎没有什么事是值得一做的,这和单位满负荷工作法所提倡的精神背道而驰,你怎马能够招人待见呢?
梁漱溟先生曾经论述,人类面临三大问题,解决的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自己和内心之间的问题。这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点像而显得更加深广。人与物的关系,解决生存问题,人与人之间,解决社会存在的问题,人与心灵,解决形而上的问题,这是根本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不是生活富裕了以后,人的问题就都解决了,有时候反而生出更多问题来的原因。比如日本,在生活物质条件还算不错的情况下,自杀率却居高不下。
我那个朋友,我真心希望她好,看着她不开心我很着急,我很欣赏她做事的努力和卓越的能力,但我的能力不够,我无法给她一个完全发挥她的才能的位置,所以我会跟着她一起焦虑。这是实话,只要有一天我的能力够了,我一定会帮她创造一个机会,让她发出光来。但是眼前,我也只能无奈对面对着今天的现实。
她的问题出在人与人之间,但她只想着怎样把事情做好,当然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只会让问题得到不断的积累,一直堆到这个世界把她埋住,让她再也透不过一口气来。她或者死、或者走,她选择了离开。你和老板的需要不在一个频道上,自然得不到赏识和重用。赚钱不是她的长项,做事才是她的天斌。
希望我们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更希望2011年我们能进一步提升,能够解决好自己内心的问题,祝福大家的心时时充满光明圆满正善!
我有许多的朋友,他们是我生活和精神的支持力量,从生活实际中我体验到,每个朋友心灵的力量源源不断地给周围的朋友们以影响,从这些影响中,朋友们获得和支持,继续前进。我们在给予的同时也得到收获,得到正面的回馈。这样相互扶助支持的关系,构成一张错综复杂的大网。
我的那位好友,忠实做事,算是乐于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她在修佛,非常虔诚,也在积极解决人与内心的关系,只是在人与人之间关系时,显得那么稚拙,人的一生,总要遇到这一方面的问题,必须下决心,解决好。同人交往,也要从中筛选。普度众生,而众生是分成不同种姓的,必须要学会相机处理,解除自己的烦恼,减少给众生增添的烦恼,分担他们的烦恼。
2011年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