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武:寺院里的酒色财气

(2010-09-19 08:31:26)
标签:

杂谈

    苏东坡喜欢与大德交友切嗟,他与相国寺的佛印法师对饮,和尚即兴挥毫墙上:

财色酒气四堵墙,

人人都往墙里藏,

若能跳出墙垛外,

不活百岁寿也长。

    法师在劝戒人们不要沾这四样,不沾的好处是长寿。

苏东坡即和:

饮酒不醉最为高,

见色不迷是英豪,

世财不义切莫取,

和气忍让气自消。

    苏东坡哪里听得进去呢?只肯适度,但基本上四样都沾,幸好坚持不义之财不取,总算人品没有太差。说“和气”,其实“气”也不怎么“和”,佛印法师在他的诗后批了四个“屁”字,就把他气得立即跳起来,连夜坐船过江找佛印算账来了。苏东坡过去世是高僧,但在苏东坡这一世,文采很高而修行就比较差了,有点像窥机大师的前半生做“三车和尚”时候的情况,但苏东坡好像一直都没醒,可见根基比窥机差不是一二个级次。

 

    神宗皇帝和宰相王安石游相国寺,见诗颇感新鲜,王安石奉旨先和:

世上无酒不成礼,

人间无色路人稀,

民为财富才奋发,

国有朝气方生机。

    以王安石的文采,把诗写成这样是故意的,要给皇帝的发挥留有充分的余地。他的观点更差了一步,是对酒的歌颂,对色欲存在合理性的证明,同时把“色欲”的“色”与“景色”的“色”一语双关,把“生气”的“气”转为“朝气”的“气”,语言也很巧妙,体现出文学家的文采和朝臣的气度。

皇帝也诗兴大发,当即吟道:

酒助礼乐社稷康,

色育生灵重纲常,

财足粮丰国家盛,

气凝大宋如朝阳。

    皇帝确实气度不凡,以天下为己任。中国古代文化有一个很可贵的地方,是对于性的肯定,不像西方封建社会时那样封闭,所以全世界要说开放,其实还是中国人最开放。但是色欲是有度的,就是伦理纲常,像人说的要爱情不要色情,在中国色情也可以,不可以乱伦,败坏伦常就越线了,这个尺度是相当大的了。而且这是皇帝说的,相当于今天的国情咨文,用这样坦诚的态度谈到这个问题,实属不易。

 

    纵观四人诗文,可见不同身份和视角各有千秋,见仁见智,但高下立判。只有佛印是最彻底地主张远离酒色财气四种毒的,其他人都有了很多的变通、辩解,但想到天下的苍生,也属不易了。对于平民百姓,还是无为而治,要求不要过高。所以,宗教可以引导人的精神,却不能作为国策,宗教的要求毕竟是太高了,古来能严守的人不多。有些人宁可短寿也要纵情酒色,聚敛财富,但愿这些人损失的仅仅是几年阳寿而没有其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