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仇恨的种子一颗就够了》这篇故事,我最想说的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相信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父母认为好的,孩子也认为好吗?父母一厢情愿地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这是目前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奥数奖杯、特长考级、运动成绩,父母都在望子成龙。结果给孩子增加了太多的负担,生活变得很苦。不是物质的苦,中国父母什么样优越的物质条件都愿意为孩子提供,自己舍不得用的,统统可以给孩子用。是精神的苦。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于是非、善恶,他们有自己的判断。父母应当正确引导,而不是代替他们判断。成年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孩子在心里也同样有这样的要求。有时候相信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反而让人不敢为所欲为。相反的,连最亲近的人都不相信自己,不精神崩溃才怪。孩子最信任的是父母,父母也应当信任孩子,但太多父母不相信孩子。对孩子要以相信、鼓励为主,给他们更大的成长空间。
亲人之间不应当存在着深仇大恨,但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主观,没有顾及他们的感受,过分的保护就是一种伤害。在爱的名义下的伤害仍然是伤害。伤害过多,亲情就可能被仇恨所代替。
我自己虽然没有孩子,但我周围有很多人有孩子,我看到很多教育成功、不成功的例子。很多父母都跟我说,我的孩子很特别,跟别的孩子不一样。这反映了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偏爱,也说明所有的孩子都各有其独特的价值,从这点上看,又都是一样的。
用平常心对待自己的孩子吧!想想有孩子时最初的愿望是什么?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本来这就够了,但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的期望越来越多,自己没能实现的愿望都想在孩子身上实现,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