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轮转:医师和医院代人受过的临床领域之一
(2012-03-08 16:27:27)
标签:
作者:李庆功专科医师全科医疗急诊科风险管理 |
分类: 风险管理.....原创 |
我医院急诊科普遍采取各科医师轮转的工作模式。这样,“专科医师”诊疗“全科患者”。如果急诊值班的专科医师,他或她诊疗的患者疾病不属于自己擅长的医疗领域,那么,无论临床经验有多少年,职称有多高,他们的医疗决定都比不上急诊医疗专家或全科医师,或者,此时此刻,他们可能只是一名“临床经验<3年的住院医师”。
众所周知,急诊科很辛苦,也很紧张。年龄大的医师,意味着临床经验丰富,但是,当患者等到他们经验丰富的时候,他们的体力和精力很已经不能胜任紧急医疗。不仅如此,急诊科也很危险。面对医闹或医院暴力风险,有的医院急诊科后窗户经常保持虚掩状态,外面放着小凳子,准备随时逃离暴力现场。但是,所有这些问题,还没有过程问题之根本。
根本何在?我们正在改的医疗卫生体制。在医院各科室的医师当中,没有人把急诊医疗当作个人专业。为什么?这时,“专业”这个名词术语被理解为“专科医疗”,例如外科、呼吸科、心脏外科、儿科、泌尿外科、血液科......
然而,医院的急诊科,本来就是一个疾病不分科的大杂烩部门,本来就不是一个“医疗专科”。所以,没有人愿意当一名专职的急诊科医师,不仅是因为其工作性质更加适合于身强力壮、精力充沛的年轻医师,更主要是因为我国没有真正的或健全的“全科医疗”体系。这就意味着,本来想在急诊科干3~5年的年轻医师——不是轮转——根本就没有个人前途。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通过教育和机制设计,让“临床经验<3年的住院医师”明白且乐意到急诊科“学东西、练技术”。当然,资深全科医师/急诊医师的督导(我国有吗?),务必要跟上。
如果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患者,值班医师通常安排患者住院。当然,多数情况下,不是住进值班医师所在的医疗专科病房。或者,邀请相应专科医师前来会诊,然后,会诊医师识别,这是不是自己本科的患者;如果是,就安排住院或给予急诊科治疗或治疗建议(不住院)。这时,急诊科就成了“全科患者”和“专科病房”之间的中转站。无论启动住院程序,还是启动会诊程序,对于某些急重症患者而言,都会明显增加诊断治疗延迟风险。
要不,动辄转院。
谁让我国医院被大张旗鼓地分出三六九等呢?!
说到这里,我们在重新思考一下医院暴力的原因吧!
这类医疗风险的根源是医疗体制,而背黑锅的,是一线的临床医师和全国各地的医院院长们。
有一天晚上,我曾经带着一名患者到一家三甲医院的急诊科。从放射科回来,值班医师在一间稍显杂乱的诊室(斗室),举着片子,对着天花板上的节能灯。此类问题,容易纠正。我国急诊科的风险因素,林林总总。但是,急诊科医师没有前途的问题,必须依靠官方学者、专家和决策者给出一套正确有效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