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鲁潜墓志刘庆柱潘伟斌李路平 |
分类: 曹操墓事件 |
刘范天老先生说:清朝康熙年间,长洲人顾霭吉(南原)用了30年的时间编了一本《隶辨》,上世纪80年代由北京中国书店出版,书名《隶书字典》,此书1982年3月出第一版,到1995年6月已经第五次印刷。在该书上册第三卷368、369页上,载有隶书“武”字写法的十种样式,其中有两种是把“止”部写为“山”的(上图)。一个“武”字在景北海碑阴,碑文为“暹字武平”。一个在大家非常熟知的曹全碑中,碑文为“武王秉乾之威”。如果说曹全碑中“山”字还不标准,景北海碑的“山”字非常明显。这不是多么高深的书法文字知识,很多初学隶书的人都知道。
刘范天老先生告诉记者,顾南原不是书法家,他为了正确解读汉人所传经书,而收集汉碑隶书资料,下了30年的工夫。景北海碑成于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现存于山东济宁市。曹全碑成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现存于西安碑林。这两通碑都早于曹操去世的公元220年。用“武”字的这种写法来证明魏武王石牌及《鲁潜墓志》造假是很难成立的。(以上为报道原文)
真难为了这位刘范天80后的老先生这么认真,说明曹操墓的打假的牵动了每个河南人的神经,消息出来后这河南八十老人无疑给“曹操死穴”(曹操墓考古队有多种称谓)注射了一支强心针,河南各大媒体不惜以损人、眩目的新闻标题争相转载。以河南《大河网》的报道为例,本人再次驳议,以免大众不明真相而人云亦云,让造假者逍遥法外。我也不妨稍着笔墨,给这位河南八十老人略作碑帖鉴别的普及,以让他走出“雷”区。
碑帖拓本的鉴别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因其涉及到历史学、文字学、古代风俗学、书法学、美术学等,典藏界称碑帖拓本为“黑老虎”,非一般行家所能鉴识,俗话说“伸手即被咬”,何也?盖我国历代金石碑志的伪刻、重刻、翻刻等作伪何止千卷,花样百出又历史久远,流传千年的历代金石碑志对书法学、金石学、史学、考古学、美术学等学科都是十分珍贵的资料,所以对流传碑帖的校勘、考证从宋代赵明诚三十卷的《金石录》、明代李日华《六砚斋笔记》、清代翁方纲《复初斋文集》、方若的《校碑随笔》到当代容庚先生的《丛帖目》等,近百位学者对历代金石碑志真伪、缺漏、颠倒、残损、以及对金石碑志的焚毁、迁移、存佚的辨别、校碑有着大量著述。
(一)“别字”也可称为俗字,其定义是已被大众约定俗成,或在一定的语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这个字已进入社会流通行列,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文字改革即参照了不少古代别字。
(二)“错字”的定义是个人发生的偶然性或经常性错误在书写时出现。以此来核定《鲁潜墓志》、“魏武王格虎大刀”等石牌是否造假,昭然若揭。《碑别字》、《碑别字新编》为罗振玉、秦公前辈辑录“碑版之别构字,其间惟北朝及唐代为甚”(董寿平序二),用后代的楷书体去证汉末、东晋的隶书体(有某教授竟用唐代敦煌遗书来考证《鲁潜墓志》真是怡笑大方),他们是用什么考古方法?极不严谨地把考古当成幼儿教育“寓教于乐”也。
四、《鲁潜墓志》我是从诸多方面推断为伪造,而非一个“武”字,如历史环境与民俗后赵年间安阳没有墓志、地支配干支纪年的方法始于后唐以后,魏晋南北朝墓志并无此纪年法,等等这都是违背历史的常识。无须过多的论据即可推断漏洞百出的《鲁潜墓志》为后托伪造。考古专家不是不知,考古证真要万个证据,而证伪只需一个证据即全部推翻(顾颉刚语),“曹操墓”考古专家们充耳不闻而己。
扩展阅读:
http://sspress.cass.cn/news/14703.htm《鲁潜墓志》为新造确有根据 (《中国社会科学报》电子版 )
http://china.huanqiu.com/roll/2010-09/1072082.html
江苏书画鉴定专家以书法艺术证谬否定曹操墓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caocaomuzang/detail_2010_08/23/2098084_0.shtml
金石专家李路平:鲁潜墓志与曹操墓都造假无疑
http://news.qq.com/a/20100101/000987.htm
李路平:墓主印章缺失不能认定曹操墓
http://news.jschina.com.cn/focus/201001/t297354.shtml
评论:由“刘委员”强定曹操墓想到“兰亭论辩”
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0-01/12/content_2716895.htm
江苏专家李路平再质疑"曹操墓" 称印章应为铜质
江苏专家李路平:难以服众多方质疑曹操墓:"印章缺失"是硬伤?http://expo.people.com.cn/GB/112721/112809/10690919html
江苏专家李路平:曹操墓认定的硬伤
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9-12/02/content_18990474.htm
河南“赝品专业村”仿古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