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路平llp
李路平llp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8,277
  • 关注人气:1,0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晚向怀素逃形踪---张弼书法品评

(2010-07-29 18:28:57)
标签:

明代书法

南京博物院

张弼

书法报

分类: 《书法报》专栏:明清书法品评

晚向怀素逃形踪---张弼书法品评
             《书法报》2010.7.29[兰亭]张弼大草诗轴     南京博物院藏 
   明代早期的书法基本是承袭了宋元的衣钵。“三宋”、“二沈”整体的审美情趣以遒媚方整为主导的,虽然他们也习章草,但还是以台阁体为朝野赏悦,在气格整体上并未突破赵吴兴之绳规,书坛有着近百年的沉寂。打破这一格局的当推张弼,前虽有解缙、朋辈若陈献章、李东阳、李应桢各领风骚,但其对后世影响力恐其他所不及,可以说,张弼改变了明初的工整平稳,遒媚方整的“台阁体”规范,以奔放自由的个性风格启示着“吴门书派”的形成,其历史地位当为是“吴门书派”开局前的引领人物。

 

   张弼(1425-1487),字汝弼,号东海,晚称东海翁。明松江府华亭县人。因作《假髽篇》讥讽时贵,遭当权者嫉恨被排挤出京,任江西南安知府。张弼在南安是有功于当时的,弘扬正气、严惩首恶、架桥砌道、创办书院,还亲自教民习武,以备盗寇。从以上文字的描述可以想象张弼属于刚正不阿,威武雄健之人。难怪当时的大家李东阳不怀私见地称张弼为“书雄”,这雅号真是一语中的,因其人的气格、书风在明前期这百年确是一“大雄”傲立于世,时人将他奉为张旭再世。是的,“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呀。

 

    张弼的草书以唐代旭素为楷模,也是明初书家们改良赵吴兴意欲独张门户,追求放逸风格的延续。这之前的解缙等人已经对草法做过苦心孤诣的独创,如解缙《草书歌》自说:我生十载灯窗间,学书尽夜何曾闲?墨池磨竭沧海水,秃笔堆作西眉山。但张弼的出现,似乎代写了解缙的书法史,其时的张弼巳将草书高度发展到了极致,从学者众而声动朝野。他也在诗中说:“自言早学宋昌裔,晚向怀素逃形踪。”据现有传世墨迹分析,张弼创作意念上颇合早期的宋广、俞和。他的书法是在颠张醉素的狂草中融入了章草笔意,但这”晚向怀素逃形踪。”要的就是变法与自我,其中年后的草书是抛却了章草的顿挫与间架,在字形的结体上以开张取之,在笔法上求快、飘以造险峻,观者确有闪光雷电之叹,跌荡而动人心弦。张弼属于功力、天才“四六开”的人物,即其书以情、势、气、魄、韵来进行个性抒发的,我们过多地分析其书学过程并有些迷乱,何故?大草注重平时的才学与才情,但落笔风快要的是随机应变,起止、动态的同时张弼是重按笔而轻提缓转,节律感觉宛如“道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王鏊《震泽集》有记述:明草书尤多自得,酒酣兴发,顷刻数十纸,疾如风雨,矫如龙蛇,奇如堕石,瘦如枯藤。狂书醉墨,流落人间,虽海外之国,比购其迹,世以为颠张复出也。”上述文中道明张弼的侍才傲书,在速度、力度上张弼亦力追张旭的。而“江南纸价几翻踊,白金彩币随青铜”真是洛阳纸贵,名播海外了。

 

   南博藏《张弼大草七言绝句诗轴》(122X30.7)为其代表作,落款“东海醉书”,如书史上所述“酒酣兴发”,果不其然。当展卷观书时那种气势涌动毫不夸张地说是撼人的,布局上紧下松,虚实生白。长锋硬毫而笔笔中锋,使转腕、肘并施,若雨打芭蕉,鬼斧神工。前人所述毫无浮夸之语也。千载以下,颠张怀素、山谷枝山,而善大草者几许人哉。

 

   张弼尝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被李东阳笑为“英雄欺人”之语。与其友善的陈白沙评说:“好到极处,俗到极处”,说明了其书法精粗优劣的差异。有些书作难免轻浮作态,但从古代作品的量来分析统计,草书十有二三作品就很可观了。张旭、怀素也就几件传世精品。若其在世将平庸之作统统烧却,存于后世为至精之品,那恐怕历史的评价就不一样了,这当然是戏说。但张弼存世的大量精品已足以说明一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