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路平llp
李路平llp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8,277
  • 关注人气:1,0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路平:墓主印章缺失不能认定曹操墓

(2009-12-31 19:09:54)
标签:

曹操墓

河南

印章

真伪

分类: 曹操墓事件
http://mat1.gtimg.com/news/2009/tomies/logo.png腾讯新闻 >2010.1.1首页

     李路平:墓主印章缺失不能认定曹操墓

曹操墓宣布在安阳确认后,激起各方学者专家与此次考古队的对质,各执一端,就此事件本人献疑如下。

墓前立碑在汉代已很普遍,东汉晚期曹操提倡“厚养薄葬”并禁止了立碑,一直到曹操死后四十五年晋武帝才下诏废禁。而曹魏时代墓志铭代替了碑铭,渐成风俗。此次出土的石枕、石碑的所刻文字从书法本体来考察应是曹魏时代,某些专家所言“汉碑风格与此碑不符”是没有依据的。汉碑的风格形式多样,我们从曹操在世66年间这段历史来考释,书法史上最有名的《礼器碑》、《西岳华山碑》、《衡方碑》、《夏承碑》等等不胜枚举,皆出自这个时段,这段时间为隶书、汉碑发展的鼎盛期。

傅抱石在著《中国书画变迁史纲》中所列中国美术年表,东汉时期的依据就是以汉碑来排列的。当时的隶书为公文体,楷、行、草书的发展还没完全成熟,隶书风格千姿百态。曹魏时代后的隶书,特别是碑刻隶书开始出现衰败,从此墓中出土的石碑“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隶书风格为典型的汉隶,其体势、笔法与《刘熊碑》、《白石神君碑》、《礼器碑》(公元183)的结字、用笔很近似,其用笔波磔、挑笔流畅而饱满,结字雍容儒雅柔中带刚。(图一) 

几块断牌如“五常所用格虎短口”更有隶篆味道,风格近似汉砖铭文,这种文字在汉器中如汉镜、汉币等中常出现,很有天趣。

“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的风格随意而适,因石较宽,字的纵向取势具有书写的发挥性,放纵流畅、随机变化而疏密相,挑笔体势的急促活泼而生辣,一派天机。这种风格汉碑、汉额很多。出土的断碑“囗所用囗二枚”书写风格更与河南安阳出土的《子游残碑》(公元115年刻)相仿。(图二)

通过对几块石牌的书体风格比较即可得知此碑并非做假,现代人断然创造不出几种风格不一的汉代书体。其实,在《三国志》主要人物中,曹操、诸葛亮都是大书法家,而曹操是更加痴迷于书法,《晋书·卫晋传》中,记载了曹操仰慕当时的大书法家梁鹄,而梁是刘表的手下,当曹操破了荆州时,请梁在其手下任了文书,所以历史才有梁鹄的书法留传下来,而曹操则常常将梁鹄的书法钉在墙壁上玩赏、体悟……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东汉时期,豪门仕族因迷信相墓术,在陵墓的选址、营建上都有规矩,一般都选在土山丘半坡上,墓址在“山阳”,方向随山势而定,大墓宽且长,甬道较长并设二道石门,到了西晋墓道短门也改成木质了。墓室为砖结构,多室四隅券进式顶,后来的墓室多改为单室。南京、武汉等地近几十年开掘的汉末或东吴大墓几乎都为这种模式,此次河南安阳西穴村开掘的大墓与南京等地区同时期大墓如同出一辙,所以,论墓的年代,可锁定为曹魏,此依据是可靠的。

东汉年代,王公士族们兴聚族而葬并按辈排列,这是不能改变的。曹操为了操纵皇上,不惜将女儿曹宪嫁给汉献帝,为的是霸业可成,扶持儿子曹丕登上皇帝宝座。曹操地位极颠但不等同皇上,为何要效皇帝陵将墓葬设在都城而不回故里?史载曹宪死后与献帝合葬,但19757月在其故乡安徽亳县城南曹氏宗族墓群的曹宪墓中出土了“曹宪”“曹宪印信”(图三)便是铁证,曹宪并非如史载与献帝合葬,而是回归故乡安徽亳州曹氏宗族群。曹操是军事家,声东击西、“放烟雾弹”是极有可能的。墓葬问题上史书并不可信,曹宪墓可见一斑,一般女儿墓不与其夫合葬必与其父母墓穴相邻,这是墓葬定律。

按汉代墓葬习俗,随葬品中印章是必不可少的,大量汉墓中都有印章出土,何况墓主是曹操。已故考古学家,印学家罗福颐先生(罗振玉之子)认为:官职高者,必赐印殉葬,恐有私刻官印之嫌,并附上死者姓名,以示所刻印章为殉葬品。有些赶着下葬的,甚至只在印面上用墨书写。近年印学研究的成果显示:木质印章为汉人专门刻制的殉葬品。即使薄葬,曹操也不可能回避风俗,按正常的规格推断,曹操殉葬应配铜制龟钮官私印,印章是必备的殉葬品,也是墓葬考据的“重中之重”。盗墓贼遗弃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等而取走最为廉值的印章,难道这是盗墓贼的“遗珠之憾”吗?

清乾嘉以来,对古物考证莫不受乾嘉学派的影响,以经证史。二十世纪初,古器物的大量出土更形成“以印证史”的治学方法。近现代史学家、考古学家无不遵从这一定律,此即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二重证据法”,无证不立,以旁证作为史料互补、互证,从而来复证提出的论点。墓主印章等的缺失是定性曹操墓的“硬伤”。

显然,把“石枕”等物作为铁证是没有支撑点的。此次考古凭什么拿孤证当铁证?仅凭经验与直观去做论断是考古工作者的大忌,这是违背科学方法的,西方的考古与定案也无此一例。石枕等这些不确定的孤证只能定性墓的时代,或者说定性此即为“曹操墓”还有待商榷,用实证主义彻底地判断与审定,若无新证,不可定论。

      李路平:墓主印章缺失不能认定曹操墓 (图二)          李路平:墓主印章缺失不能认定曹操墓  (图一) 李路平:墓主印章缺失不能认定曹操墓 (图三)  

扩展阅读:

http://china.huanqiu.com/roll/2010-09/1072082.html 

江苏书画鉴定专家以书法艺术证谬否定曹操墓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caocaomuzang/detail_2010_08/23/2098084_0.shtml

金石专家李路平:鲁潜墓志与曹操墓都造假无疑

http://news.qq.com/a/20100101/000987.htm

李路平:墓主印章缺失不能认定曹操墓

http://news.jschina.com.cn/focus/201001/t297354.shtml

评论:由“刘委员”强定曹操墓想到“兰亭论辩”

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0-01/12/content_2716895.htm

江苏专家李路平再质疑"曹操墓" 称印章应为铜质

 http://news.qq.com/a/20100101/000987.htm

江苏专家李路平:难以服众多方质疑曹操墓:"印章缺失"是硬伤?http://expo.people.com.cn/GB/112721/112809/10690919html

江苏专家李路平:曹操墓认定的硬伤

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9-12/02/content_18990474.htm

河南“赝品专业村”仿古出神入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