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意识形态内功铸牢青少年思想防线
(2023-09-02 15:53:26)
标签:
教育 |
有幸参加党支部书记第七期培训,在聆听与思考中对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有了进一步认识,基层优秀的实践经验也促发我对加强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考,尤其是对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关于意识形态重要性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讲: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意识形态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多元价值观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作用不可低估,它会影响青年一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能否正成为社会主流的道德标准。因此,中共十八大再次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不移的方向。
1.
值理念、道德伦理、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安全,是对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意识形态说到底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人格体现为对真伪、善恶、美丑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而学生在涵养自身分辨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的时候,就是在选择价值取向,就是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陶西平)。
2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由于网络舆情弱化了网络引导力,西方敌对势力在国内培养宗教骨干和代理人,发展反动宗教宗教组织、恶意攻击党的领导,鼓吹“真主保佑”宣传“圣战”,煽动青年对宗教的狂热,种下仇视民族的种子。例如在2015两会期间,在海外注册的的微博用户炒作我国的宗教自由、移民问题、新疆双语问题,煽动反政府情绪,攻击我国政府惠民政策,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学校就要围绕“什么是主流意识形态”“个人价值如何实现”“如何实现中国梦”进行思想引领。
二、学校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思考
1.强化思想引领,抓牢青年安全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2.创新教育模式,注重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
创新融合方式,意识形态工作是建立在现实之上的,要实现全员育人、全过
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构建融合机制,党组织全面领导,把党建工作融合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带好队伍,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主流价值观的宣讲人,增强主流意识形态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要认识到当前思想及哦啊与工作的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言行脱节,将生动活波的道德教育变成了应试德育;另一方面的得之于庙堂,失之于江湖,要让青少年喜欢的方式潜移默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深化信息建设,切实守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互联网空间已成为领土、领空、领海、宇宙空间以外的“第五大”主权领域空间,“网络战”和“颜色革命”已经成为西方敌对势力主要手段。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网民数量高达9.89亿。其中网民人数占比最多,且人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6.2小时。在面临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或教育的不充分,在某种程度上就会使一部分青年对西方意识形态负面影响认识不足,从而宽容、盲从等态度出现。必须结合新形势,增强意识形态教育,建设安全的信息平台,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艰巨性与长期性并存,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住网络主导权,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身使命,以“时刻准备着”姿态投身到“中国梦”建设中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的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