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诗经故里人
诗经故里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53
  • 关注人气:5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读诗经(202)小雅-蓼莪:深深感谢我的父母养育之恩

(2012-03-20 08:53:50)
标签:

蓼莪小雅

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

生不如死

父母怙恃

出入腹我

南山飘风

文化

分类: 我读诗经

我读诗经(202)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http://s12/middle/62fc01d9hbbaa4efd179b&690
 [原文]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榖,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注释]

蓼蓼(),长大貌。       莪(é),美菜也。蒿,贱草也。

蔚(wèi),牡蒿也,三月始生,七月始华,如胡麻华而紫赤,八月为角,锐而长。

瘁,病也。

瓶,小;罍(lěi),大,皆酒器也。    罄(qìng):尽。

鲜(xiǎn),寡。   怙(),依靠。     

恤,忧。       靡,无也。

生者,本其气也。     鞠,畜,皆养也。     

拊,拊循也。     育,抚育也。    

顾,旋视也。     复,反复也。  

腹,怀抱也。      罔,无。       极,穷也。

烈烈,高大貌。    发发,疾貌。      谷,善也。

律律,犹烈烈也。   弗弗,犹发发也。  卒,终也,言终养也。

 

[试译]

你看那高大丛生的抱娘蒿,如今那抱娘蒿已成贱臭蒿。

实可怜生我养我的父母亲,为了把我养大受尽了苦劳。

 

你看那高大丛生的抱娘蒿,如今那抱娘蒿已成野牡蒿。

实可怜疼我爱我的父母亲,为了育我成人苦苦把心操。

 

小瓶子里干得没有一滴水,那实在是水缸的奇耻大辱。

失父丧母的我独活于世间,还不如早死了摆脱这痛苦。

 

父亲啊是您把生命赐予我,母亲啊是您用乳汁哺育我,

您拍我入眠一口一口喂我,您抚养我长大精心培育我,

您心里惦着我反复照看我,出来进去用您怀抱温暖我。

我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恩情好比那苍天深又高。

 

遥望巍巍南山山高水也长,狂暴的山风呼啸着吹过来。

天下的人儿没有谁不命好,为什么惟独我遭受这祸灾?

 

遥望巍巍南山山高水也长,呼啸着吹来这狂暴的山风。

天下的人儿个个都是好命,为什么惟独我不能得善终?

 

[解析]

朱熹解曰:“比也。人民劳苦,孝子不得终养而作此诗。言昔谓莪,而今非莪也,特蒿而已。以比父母生我以为美材,可赖以终其身,而今乃不得养以死,而今乃言父母生我之劬劳,而重自哀伤也。”

第三章:“比也。言瓶资于畾,而畾资瓶,犹父母与子相依为命也。故瓶罄矣,乃畾之耻,犹父母不得其所,乃子之责。所以穷独之民,生不如死也,盖无父则无所怙,无母则无所恃,是以出则中心衔恤,入则如无所归也。”

第四章:“赋也。言父母之恩如此,欲报之以德,而其恩之大如无穷,不知所以为报也。”

第五章:“兴也。南山烈烈,则飘风发发矣。民莫不善,而我独何为遭此害也哉?”

最后注:“魏王裒以父死非罪,每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授业者为废此篇,诗之感人如此!

 

这是一首悼念父母的深情诗篇,读来催人泪下。

诗前两章以比的手法,描述自己作为儿子感念父母生育之恩,有深深的痛责之疚。你看那高大丛生的抱娘蒿啊,那是一种美菜,没有感情的植物尚且知道守在母亲身旁。如今,我看那抱娘蒿,怎么成为了烂贱不值钱的臭蒿了呢?是啊,曾经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的我,因为自责没有堂前尽孝,愧疚难当,哪里还配得上莪呢?当然彼莪成蒿了!呜呼!可怜我的父母啊,把我养大成人吃尽了苦头,受尽发劳累。

 

瓶里没水了,这是水缸的耻辱。父母子女相依为命,父母不得终养,这是作为子女的耻辱。因此,失去父母、无依无靠的穷独之我,还不如早死了算了!生不如死,其痛何极!一个“久”字,更见其深痛深疚之情。是啊,失去了父亲,我还能和谁说说知心话呢?失去了母亲,那曾温暖我的怀抱我将去何处寻呢?我在老宅里出出进进,出门所睹令人伤情,进来也是一片茫然,不知在何处落脚啊!没有了我的父母,我何以自处?早知有今日,当初要多回家看看啊!

想当初,我亲爱的父亲赐予我生命,我亲爱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我,唱着催眠曲拍我入眠,一口一口地喂我,培育我成长,教育我做人,心里总是惦念着我,干活时也总要回过头来看看我,出来进去都是用温暖的怀抱抱着我。我的爹娘啊!我想报答你二老的养育之恩,你们的大恩大德,纵是苍天深远,也不能比啊!这一连串的九个动词,反复用了九个我字,细致入微地描述了父母养育之精心,酣畅淋漓地表达了感恩之情,有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最后两章以兴的手法,抒发“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疚之情。南山是那样高大,山风是那样疾骤,这为全诗营造了深沉悲痛的氛围。在此环境下,诗人发出深深自责的痛号:“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天下人都是那样命好,为什么只有我遭受如此大不幸啊?天下人都能好好地在自己父母膝前尽孝心安,为什么只有我不能让父母有所终养啊!“卒”,多解为终养之意。我意解为不得善终,也可。因为不能尽孝,自责咒骂自己不得善终,这跟天下尽孝之人多得好运,形成鲜明对比,更能见其深痛悔疚之情。

 



http://s8/middle/62fc01d9hbbaa5183483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