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山藏 三山现 三山看不见(十三)

(2011-09-10 16:15:47)
标签:

福建

福州

三山藏

三山现

三山看不见

丁戊山

风景

摄影

旅游

文化

分类: 影像福州

    三山看不见 丁戊山

    三山藏难寻,三山看不见更加的难寻,之所以称为看不见,就是说它根本是微不足道,但是随着城市的变迁,三山看不见也很难找到山的足迹了,但是庆幸地名还在。

   “丁戊山”是三山看不见之一,又名嵩山,中山,是于山的支脉。在津太路之北,仙塔街西边,梁乾化二年,闽王王审知造木塔七层于其山,称为“塔崎顶”。明朝处士傅汝舟居此,自号丁戊山人,名其所居为丁戊山房。现在位于安泰派出所边上的“七转弯巷”通往山顶的小路。现在此山已不在了,但庆幸的是在七转弯巷的段的大觉寺内找到了“丁戊山”题字。

三山藏 <wbr>三山现 <wbr>三山看不见(十三)
“丁戊山”题字位于大觉寺内。“大觉寺”始建于唐咸通十三年(872年),初名“安福院”,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寺遭火灾,官藉其地,售民以居。清咸丰年间比丘尼珠亮法师舍原安福院之俗宅四进,予以重修,属净土道场,盛时有尼众六十多人。同治六年(1876年)改今名。1982年,台湾信士献资建“圆通阁”。1986年新加坡双林寺住持禅悦法师委托弟子日雄、炎雄重修旧殿。1996年,扩征土地2.61亩,扩建钟鼓楼、大雄宝殿、天王殿、僧寮等。其中大雄宝殿殿前有“九龙壁”,工艺精湛,且大殿结构为塔形,十分奇特,可能是为了汲取“仙塔”的仙气吧。


三山藏 <wbr>三山现 <wbr>三山看不见(十三)
                                            大觉寺寺门


三山藏 <wbr>三山现 <wbr>三山看不见(十三)
        寺旁边有假山和“丁戊山”题字,以假山形式来形容消失的丁戊山,当然此山非彼山了


三山藏 <wbr>三山现 <wbr>三山看不见(十三)
                                         大觉寺天王殿


三山藏 <wbr>三山现 <wbr>三山看不见(十三)
                                           大觉寺石柱


三山藏 <wbr>三山现 <wbr>三山看不见(十三)
                                           大觉寺大雄宝殿


三山藏 <wbr>三山现 <wbr>三山看不见(十三)
                            大觉寺大雄宝殿之下的“九龙壁”工艺十分精湛


三山藏 <wbr>三山现 <wbr>三山看不见(十三)
                                          大雄宝殿殿前


三山藏 <wbr>三山现 <wbr>三山看不见(十三)
                                大觉寺内的“圆通阁”始建于1982年


三山藏 <wbr>三山现 <wbr>三山看不见(十三)
                            大觉寺新建的一处寺门,位于“七转弯巷边上”


三山藏 <wbr>三山现 <wbr>三山看不见(十三)
“七转弯巷”当时进深很长,共有七个大小转弯,通往塔崎顶之上,但是现在只有一个转弯了,两头通往仙塔

街和东泰路。

 

                                 三山藏 三山现 三山看不见
                                  三山看不见 丁戊山 (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