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动是梦想最好的证明

(2013-09-13 15:55:29)
标签:

商业

商业模式

创业

企业家

财经

文/正略咨询创始人、董事长 赵民

对于大企业来说,商业模式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论证涉及的范围会非常广且涵盖的领域也非常的细,在执行时,更是要考验企业的管理能力、整体的统筹力和团队的执行力。对于创业者来说,前期既没有这样的人力财力去做深入研究,后期操作基本也没兵没将,全靠自己。因此商业模式的执行放在大企业和创业团队中,会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模样。

比如,企业的项目管理需要做好以下五个变量的把控:时间、成本、质量、风险、范围。这五个变量在企业最初的项目规划中就早已已定量和定性。然而,创业过程中会存在太大的变数,很多因素事先无法预料也不可计划。

但是,创业者必须对自己的项目有所把控,因此,必须要有一些变数被确定下来,掌控在创业者自己的手中

 

第一个必须被把控的变量就是:时间

时间管理是任何一个成功工作的基础,绝大多数的成功人士、企业家、成功创业者都有很强的时间管理意识。

很多年轻创业者都很崇拜泡泡网创始人李想,甚至他逃课、不参加高考这样的叛逆行为也成了很多人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其实李想的另一面更值得作为创业者和有志创业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泡泡网创业初期,李想雷打不动地坚持每天在五点前更新网站信息,就为了比竞争对手更早更新资讯。而且那段时候,李想平均每天工作十五小时,连方便面冲开水的时间都要省下来,改为直接干啃。李想最初做的泡泡网是以电脑硬件资讯为主题的网站,2000年后是国内电脑快速普及的时代,在这一行当里,每天都会出现新的产品,新的价格,用户在网上体验了几圈,自然就会“粘”上更新速度快的网站,而泡泡网就是当时以快著称的硬件网站之一。在泡泡网以“快”成功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李想争分夺秒的工作风格。

 

第二个必须被把控的变量就是:现金流

有句俗话叫“不当家不知油米贵”,这句话用在创业者身上正合适。看到过好多创业初期失败的案例,刚上手什么都没做,初期拼凑起来的创业启动资金有一大半就被用在所谓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了,买电脑什么的还马马虎虎说得过去,开个小销售公司上来就设沙发摆茶几未免有点像“皮包公司”的做法了。

创业初期的宝贵资金不但要“好钢用在刀刃上”,成本投入一定要有设底线留余量,每个月死规定只能花这么多,否则肯定撑不到看到曙光的那一天。

马云是互联网创富的传奇,但在创业初期那段时间里,马云都是勒紧裤腰带挺过来的。1999年,马云聚拢十八罗汉(马云的创业团队),马云先把自己的钱掏出来,告诉大家“启动资金必须是Pocketmoney(闲钱),不许向家人朋友借,因为失败的可能性极大。”然后又说,“现在,你们每个人留一点吃饭的钱,将剩下的钱全部拿出来。”如今数百亿市值的阿里巴巴在当时就是从这大约五十万的资本中闯出来的。当时马云只给每个人开五百块的月工资,家里就是办公室,公司要添个小办公用品都要货比三家,超过预算的宁可不买,即使这样,阿里巴巴到年底也快揭不开锅了,幸好一笔天使投资到帐,才熬过第一个难关,但阿里巴巴还是继续保持精打细算的风格。也正是这一精打细算的“优良传统”让马云成功挺过了二十一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的低谷期,最终成就了如今这家伟大的互联网企业。

 

第三个必须被把控的变量就是:商业模式细化后的各个目标节点

拆分和细化目标也是成功者必备的一种能力。上文提到了创业过程的推演,可以说在可行性分析阶段考虑的有多周密,细化的工作任务就有多明确。一旦这样的目标节点清晰了,配上时间节点和资金流预算,创业计划的主要构成要素也基本健全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这些要素填如创业时间表中,有步骤地开始真正执行了。

创业者在规划具体目标甚至具体事项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行动原则:

 

——“红线原则”

创业者除了需要设置上述的时间红线和现金流红线,创业者心里还应非常地清楚:每个事项至少做到什么地步,达到什么效果才能保证原来设想的商业模式链条不至脱节。而这个就是每个细化目标完成度和完成质量的最低底线。任何一条这样的“红线”被突破,创业者必须再次通盘考虑整个商业模式和创业计划,第一时间判断这个问题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并立即拟定和采取补救措施。如果没有这样的“红线原则”,创业者直至彻底失败的那天才会发现问题的严重,而此时基本上已经于事无补,至于失败的原因,创业者恐怕也要多年后才会真正醒悟过来。

 

——“亲历亲为原则”

很多人打工时都梦想一天自己当老板,但真正当了老板后就会发现创业时的老板比打工的还不如。创业初期,凡是深入的一线工作基本上都靠老板亲自动手。这不光是用工成本的问题,商业模式每个细小环节的问题只有亲历亲为才有切身感受,有切身感受才能及时加以完善。拿“纸上谈兵”得来的作战方案坐镇后方,这种指挥只会是瞎指挥。

 

——“抓大放小原则”

创业者必须很清楚每件事的轻重缓急,创业主要是“做对事情”,而不是“做全事情”,重要的无法绕过的关键事务要不厌其烦地反复推敲直至做到位,与整体成败关联不大、存在可选项和备选项的事情不妨先放一放,或用最快的时间简单处理掉。创业者应把“重要-非重要、紧急-非紧急”的四象限时刻印在脑海里,把遇到的每件事务分门别类,按重要和紧急原则进行区分对待。

 

——“立即执行原则”

任何一个好的商业模式都是千万次的“试错”试出来的。快速决策,马上就做,错了就改,只有这样,商业模式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完善起来。相对应的,在细节事务上的踌躇不前是创业的大忌。

 

——“以点代面原则”

创业考验的是创业者的优势和长处。创业者应从最熟悉、最拿手、现成资源最丰富的细分领域做起,并以此作为试点。创业切忌一开始摊子铺得太大,这样会把成本和风险都提到很高,而且很容易造成创业者决策的顾此失彼。创业者应集中资源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力求突破一点,这一点的成功将是商业模式可行性的最好佐证,第一步的成功也是为未来事业的发展打下的最坚实的一根桩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