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正略咨询
正略咨询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498
  • 关注人气:43,7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资在华办医院 不在政策在市场

(2012-01-20 11:42:47)
标签:

财经

外资在华办医院 不在政策在市场

采访对象:正略钧策管理咨询   合伙人   解永军

    虽然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已经否认了“外资在华独立办医院已获批”的消息,但是消息已经放出,短时间内关于此方面的讨论应该不会终止。
    而且正如一些专家所言:“外资办医院乃大势所趋,剩下的只是时间的问题”。那么外资在华办医院真的只剩下政策门槛了吗?国内医疗领域最缺的难道是钱吗?需要引用外资吗?外资医院能否在中国顺利发展?为此,《中国产经新闻》采访了有着协和医院及卫生部工作背景的,现就职于正略钧策管理咨询的专家解永军。
    《中国产经新闻》:政策会是外资在华独立办医院的最大门槛吗?
    解永军:是门槛,但不是最大门槛。实际上我认为从根本上解除这种限制是没有太多必要的,因为现在国家对港澳台投资放开了,已经有一些外资绕道港澳台地区来投资国内的医院了。 
    《中国产经新闻》:外资投身我国医疗领域,能否解决资源分配短缺和不均的问题?
    解永军: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症结在于资源分配的不均。外资投身我国医疗领域并不能改变这种状态。发达国家一个医生一天也就看三个病人左右,中国一个医生半天就得看三十到五十个病人。这是因为需求多了,而供给不足。外资一旦进入中国,肯定还要招医生,而中国本身的医疗资源并不会给本来的市场提供很多医生。一个医生的培养需要至少十年以上,需要很长的培养周期。因此外资进入医疗,供给不会提升,反而会加剧这种供给的不平衡。
    《中国产经新闻》:您认为外资进入中国医疗市场前景如何?会从哪个角度切入这一市场?
    解永军:外资进入中国医疗领域也只能进入到高端市场,如果他们要建一个面向基层的医院可能会是亏损的,我国的医院属于福利性的医疗体系,而福利性医疗体系就意味着低利润。而资本是要逐利的,因此外资不会介入该领域。那么就剩下高端市场了,但国内高端市场的医院已经不少了,已经能满足目前国内高端市场的需求了,如果再建的话就会吃不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