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梦想:中国民营企业与世界500强的现实差距分析

标签:
世界500强中国民营企业营业收入饮食服务电子电器财经 |
现实与梦想:中国民营企业与世界500强的现实差距分析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 顾问 白全民
2010年度《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出炉了,作为最具权威的评选之一,发布之后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对看惯了历年大型央企上榜数目不断上升的国人来说,这次华为的入榜算是一个值得欣喜的事件,至此,中国上榜《财富》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也达到三家,分别为:中国平安保险、华为技术和江苏沙钢。
于是,中国民营企业之于世界500强的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在经历了以前对“500强梦”盲目的自信之后,也开始冷静地思考自身与世界500强的现实差距,《士兵突击》中“想要-做到-得到”的做事逻辑也使他们更加理智地分析问题:中国的民营企业到底与同行业的世界500强存在什么样的差距?中国民营企业有多大的可能性进入世界500强?中国民营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现实逻辑是什么?本文将通过客观指标数据的考察,来分析中国民营企业在“做到”这一环节的缺失,并据此推断出其从“做到”到“得到”环节的经验逻辑。
需要说明的是,世界500强具有总体的最低进入门槛,本文所用的分行业的几个指标并不是表明中国民营企业要达到自己行业的最低水平就可以上榜世界500强,而是想通过这种分析方法来让我们的民营企业认识到自己与同行业的世界500强的差距。也许,通过这种对比,可以让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思考世界500强的时候会更加冷静一些。
一、行业分析
中国大陆入榜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所处的行业分别为:金融、金属、公用事业、工程建筑、电信、能源、汽车,这些基本上属于资金密集型和自然垄断、行政垄断性较高行业,对民营企业来说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
而根据200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分析,民营企业500家在行业分布上则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竞争性行业,如批发和零售业、食品加工与食品、饮料制造业、电子电器、纺织业等。这些行业最大的特征就是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入榜世界500强的三家民营企业也只有华为技术属于这些领域。
本文从世界500强中挑选出与我国民营企业所处行业较为相符的9大行业共79家企业进行分析,这9大行业分别为:电子电气设备、一般零售、汽车、专业零售、计算机制造、食品、饮料、饮食服务、软件。这些行业基本上是我国民营企业所处的主要行业,考虑到我国民营汽车企业的崛起及新能源汽车的行业机遇,因此本文也将汽车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如图1所示)。
这9大行业的79家企业占500强的比例仅为15.8%,而金融行业所占比重就达到32%,能源企业占比也达到11%,这与这些行业本身产生大量重量级企业的机会就不是很多的行业特征有关。因此,要让我国实力比较弱的民营企业与这些世界级企业争夺市场的难度就更加大了。
二、营业收入分析
《财富》500强的评价标准是企业的营业收入,它是企业补偿生产经营耗费的资金来源,企业现金流入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投资者衡量上市公司价值的重要指标。
图2
显示了9大行业的平均营业收入及每个行业排名最低企业的营业收入,9大行业平均营业收入由高到低排序为:一般零售、汽车、计算机制造、电子电器、食品、专业零售、软件、饮料、饮食服务。它们的营业收入都是以百亿美元为单位的,这对我国绝大部分民营企业来说都是天文数字量级的。比如,全国最大的一般零售商联华超市2009年营业收入7353百万美元、专业零售商苏宁电器为8574万美元、饮料业巨头伊利为4412百万美元,而2008年我国餐饮百强企业总营业收入也仅为18378百万美元,还不及该行业排名最低的索迪斯(19818百万美元)。
三、企业年龄分析
我们用企业年龄来表示企业从创立到现在的时间,即通常所说的企业历史。表3显示了9大行业企业的平均年龄与最小年龄的分布情况,从中可见,除了专业零售、计算机制造、软件等新兴行业外,其他行业的企业都具有非常长的企业年龄,其中饮料行业最长,平均年龄达到127年,最短的计算机制造业平均年龄也有27年。关于这一指标,我们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企业年龄代表着企业的丰富的运营经验及较高的品牌认可度。这些企业在其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不仅经历了行业外部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多次危机,同时经历了行业内部及企业自身多种变化的冲击。这些企业在成功化解这些危机和冲击的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运营经验和抗风险能力,从而得以存续并稳定地发展。与2009年榜单相比,2010年这9大行业只有3家企业退榜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事实。
2、新兴行业为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提供了机会。在9大行业中,专业零售、计算机制造、软件三个行业的企业平均年龄较小,主要是由于这三个属于新兴行业,比如,软件行业的全部历史只有50多年。当年最早进入且实力较强的,现在仍保持着强势地位,例如,软件行业的三巨头——微软、甲骨文、英特尔在该行业的强势地位就非常具有代表性。
3、即使在传统行业,后来者凭借正确的战略决策也是有机会进入的。传统行业中,平均年龄与最小年龄差距较大的行业分别是食品、电子、汽车三大行业。但是,三大行业中的达能集团、三星电子、现代汽车的企业年龄并不很大,但都是由于管理层的战略转变而带来快速发展,从而晋升世界500强之列。例如,正是由于三星电子前董事长李健熙在上世纪90年代准确地预测到,中国制造商将很快地制造出比韩国便宜的电子产品,因此大力推行“新经营”管理模式,即从单纯追求数量增长转变为以质量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并通过自主创新及国际化策略实现战略转型,从而得到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企业年龄是这9大行业企业能够进入世界500强的一个重要指标。反观我国民营企业,它们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甚至更晚发展起来的,要想与世界500强中有着丰富经验且较高知名度的企业争夺市场,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四、资产规模分析
除了软件业,其他行业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规模都比较大,因此,我们将企业资产作为一项指标来考察它与营业收入的关系。
图4显示,资产总额与营业收入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从图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一般零售、专业零售、计算机制造、饮食服务资产小于营业收入,电子电器、软件、汽车、食品、饮料,资产大于营业收入。这些特点基本符合这几个行业的行业特征。
数据还显示各行业资产最少企业排名(单位:百万美元):软件(47416)、食品(39848)、饮料(28956)、汽车(17434)、一般零售(12581)、饮食服务(12223)、电子(10643)、计算机制造(9109)、专业批发(7464)。这些数字的最低值对于中国民营企业来说,仍然是天文数量级的,更不用说平均值了。比如,我国饮料行业的龙头—伊利集团2009年的资产总额为1941百万美元,而数额较大的专业零售龙头—苏宁电器也只有5294百万美元。
因此,中国民营企业要想通过提高营业收入来挤入世界500强的榜单,企业规模较小仍然是其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五、雇员数量分析
最后,我们考察一下雇员数量与营业收入的关系,同时来分析一下中国民营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在雇员数量方面存在什么差距。
通过分析发现,一般零售、汽车、食品、饮料、饮食服务这几个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雇员数量与营业收入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图5是汽车行业的相关图)。而像专业零售、软件、电子电器、计算机制造这些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雇员数与营业收入则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我们将与营业收入有较大相关性行业的企业,按平均雇员数由多到少的顺序进行排序,结果为:一般零售(426324)、饮食服务(383640)、电子电器(202966)、食品(164744)、汽车(164284)、饮料(74813)。由于受资料限制,我们无法查到中国知名民营企业具体员工数。但是,看到这几个我国民营企业扎堆的行业,世界500强动辄就是数十万人的规模,我国的民营企业在提高自身实力的过程中也应该将雇员数量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六、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利用几个比较客观的指标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与世界500强的差距,在让我国民营企业家冷静下来的同时,我们也试图对我国民营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路径进行经验性的推理,并借此为我国民营企业更加健康、稳健地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建议。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
1、抓住行业历史机遇,实现弯道超车。行业机遇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原有行业的内部升级:比如上世纪70年代,电信行业进入数字时代,我国的华为就是抓住这次历史机遇,同时通过自主研发的手段逐渐确立了自己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华为技术的最大竞争对手—思科公司也是那个时代创立的,只比华为早4年);另一种则是新兴行业机会:比如软件行业、计算机制造行业等,目前世界500强中的这些行业的企业都是行业新兴时的较强者。
目前,低碳经济对全世界来说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它既包括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也包括新兴行业的兴起,因此,这对我国民营企业来说是实现其“500强梦”的一次较好的历史机遇。
2、认清行业本质,调整经营战略。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列举的9大行业的世界500强公司,基本上都在中国开展了业务。我国民营企业要想与其争夺市场,处于劣势的可能性较大,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也说明这一问题。
但是,就像前面我们分析的那样,传统行业中,后来者也同样是有机会的。我国民营企业要在认清行业发展取得背景下,发现自身优势,适当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通过苦练内功最终实现自身实力的提升。
3、借助政策扶持,进入传统垄断性较高行业。我国相继放松了以前处于垄断性地位的行业,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江苏沙钢、中国平安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他们正是通过进入垄断性较高的行业,而相继进入世界500强行列的。
近期,我国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暂不考虑这会对民营企业带来多大的机会,但起码又进一步对我国民营企业进入垄断性行业放松了限制,对部分民营企业来说又多了一种可能性。
世界500强是一个梦想,通过对差距的分析让我们的梦想变得更加清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随着我国民营企业与世界500强的接触越来越密切,我国民营企业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因此,我国民营企业应该通过正确的战略定位,通过不断创新,通过苦练内功,在追逐“500强”梦想的同时,实现自己跨越式的发展。
本文作者系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如需转载,请联系正略钧策市场部,010-59082979/2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