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阎虹:一张“赶大营”的铁路“路线图”

(2019-04-11 09:57:40)
标签:

路线图

满洲里

赶大营

阎学仁

中俄文对照表

分类: 赶大营篇

    一提起“赶大营”,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浩浩荡荡的驼队。没错,在“赶大营”后期的货物运输中,用骆驼驮运货物占了很高比例。但在金树仁主政新疆时,他将新疆的南疆北疆都封锁起来,原来甘肃河西走廊入东疆的必经之处的隘口——星星峡同时被封锁,一般人(包括货物)很难再进入新疆。此时天津、北京商人如必须去新疆处理业务,不得不选择从东北满洲里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再由陆路经塔城等处重新进入新疆这条大迂回的路线。

金树仁主政新疆时,与民国政府渐行渐远,严格控制出入境,星星峡关隘进出新疆的人员金树仁亲自审核批准没有他的指示,任何人不准进入。实际上金树仁是将新疆变成了“独立王国”。

我小时候多次听爷爷说过,太爷爷阎学仁乘坐火车去新疆的经历。而且我家至今保留着太爷爷乘坐火车经苏联到新疆的一个“路线图”,详细记载着火车经过的所有大站,其中还用中文标注了俄文的读音。这张图不大,折叠起来放在口袋里很方便。

“路线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赶大营”铁路路线的起点是北京(或天津)。经山海关奉天长春哈尔滨满洲里伊里库斯克(伊尔库斯克)敖为宜葛来斯克(由此换车至西美)沃木斯克(由此码头上船)。至此有两条路,一条是至西美巴拉金克下船,雇台车至雪里吉沃,不用换车,经雪里吉窝不立,缠名:呐依古斯(注:当时中国东部人员到新疆,对新疆各民族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因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又有缠头的装饰,所以称他们为“缠回”,即:缠着头饰的回族。“缠”便成了维吾尔人的简称。其实这样称呼并不准确。为尊重历史,故原文照搬抄录),中名:塔城。至古力加,中名:伊犁。不下船的乘客,赴在桑(又名:吉不崖)。直接到达秋古卡克,中名:塔尔巴哈台。

路线图”的背面,记录了大量中俄文对照词汇,方便没有任何俄文基础的人去苏联时使用,可以将这张文字说明称为:“中俄文对照表”。如:在苏联换乘车辆、购买物品时,能够看懂俄文的站名、快车、客车、轮船码头及物品俄文名称。这张“中俄文对照表”也包含了一些日常生活用语,如:开水、不开水、知道、不知道、请坐、邮政局、道谢、我上船码头等等词汇,可以与苏联人作最简单交流。

“中俄文对照表”,也包含了从满洲里开始乘坐苏联火车后,每一段行程的重要提示和注意事项,如:从哪里买票,买到什么地方车票,如何换乘。哪段路程中没有商店,需提前准备吃食,哪些路段不用准备等等。

现在已经无法考证是谁最初制作了这张路线图”及“中俄文对照表”?但可以肯定的是:“路线图”是多次往返中俄两国商人经验的总结,是为“大营客”赴新疆特别制作的。对于当年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大营客,从经苏联去新疆,“路线图”极具指导性,有很强的操作性。

2016年3月底,我听凤林叔叔(我们住在同一楼内)讲,天津电视台《赶大营》编导将来他家了解阎家“赶大营”情况,还将进行正式采访并录像,凤林叔叔邀请我也一并参加。

201610,天津电视胡炳垠和陈晓两位女编导来到凤林叔叔家。因为她们负责纪录片《赶大营》中第五集“驼铃声声”的拍摄,所以特别注重赶大营货物运输这一环节我叙述了太爷爷阎学仁(阎寿山)多次经过苏联去新疆的情况遗憾的是,当时我没有找到这张图,《赶大营》第五集“驼铃声声”在记叙这段历史时,只能根据一些文献资料,模拟了乘火车去新疆的路线图。

我将这段往事写出来,也为专业研究人员提供一份历史资料。

阎虹:一张“赶大营”的铁路“路线图”

阎虹:一张“赶大营”的铁路“路线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石钟山游记
后一篇:走近景德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