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规则意识——规则是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2017-02-05 14:30:01)
标签:
老虎咬人规则人治西方国家规矩 |
分类: 中国文化 |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为了保证并促进公平竞争,人们必须建立并遵守规则,抛弃传统的人际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在《政治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论证了“法治”优于“一人之治”的诸多理由。“法治”强调自由、民主、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蔡枢衡所说:“法治精神就是尊崇法律,拥护法律的勇气和毅力,经过相当时间,便可形成一种风气。风气既久,便会变成习惯。这种习惯一日不形成,法治之实现便一日靠不住。真正的法治是将这种习惯称作条件的。”
市场经济社会是契约社会,是法制社会。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这个有机体,靠什么维持正常的运行秩序,只能靠规则和法律,靠公众自律,靠良好道德规范。秩序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必要前提,维护秩序是法律的基本价值之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运行,都应建立在共同遵守契约的基础上。保持良好秩序有赖于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和遵循。每个人因为遵守不同的规则而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社会也就因此形成一个和谐整体。只有这样的社会才是健康的。一个社会多出现见义勇为者,多出现一些守法者,多出现一些贤人,那才是美好的社会。
中国古人曾说过: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在特定的空间里,如果只有一个人,规则是没必要的,但如果有两个人,就需要简单的规则,只要确定两人互不干扰,近而如何相互协调就可以了。而社会是由众多人所组成的,所以,必须要依靠法律和规则来分享自然、社会、政治权利和资源,维持社会秩序。在杂乱无序甚至是无政府的状态下,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不仅很难长久,而且会带来灾难。在现代法制国家,小到治理一个企业,一个村庄,大到治理一个国家,都要依照法律办事,按照规则办事。国际经济是在WTO规则下运行。国家与国家之间需要国际法来调整。各国公民之间的民事行为需要用国际私法来调整。法治作为人类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法律和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障,是和谐发展的基础。社会秩序的建立,还必须辅以解决纠纷的手段,而法律恰恰是文明社会解决纠纷的最重要的手段,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为了保证社会的有序运转,关键是在完善规则的同时,加大对不遵守规则的人的法律惩处,让那些不遵守规则的人得不到任何好处,还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皇权专制下人们能够遵守封建法律,靠的是严刑峻法的震慑;而文明社会,人们对法律和规则的服从是自觉的行为。可以说懂不懂规则,已成为现代人有无文化,有无教养的重要标志。依法办事的法制思想,是对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者“人治”思想的否定。实行“依法办事”法治原则的关键,是要清除封建专制特权思想的影响。依法办事就是要建立经过民主议事决策机制,即多数原则、程序原则和少数原则确定的规则。这种程序和规则一旦确定后,就不能随便改变,否则就是对民主的违背和破坏。要将遵守法律和规则的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培养公民遵守公德的良好习惯。营造依法办事,依规则办事的社会风气。人长期在法治社会中生活,自然会更加依赖法律条文来保障自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