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骊山——陕西行之十四

标签:
老母宮朝元阁女娲娘娘太上老君骊山 |
分类: 旅游记事 |
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海拔1302米。骊山是华清宫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上文物胜迹众多、自然景观秀丽,遍布着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等众多著名景点。也留下了许多故事。
唐宝历元年(825),刚即位的敬宗皇帝就想去骊山温汤(华清池)。左仆射李绛、谏议大夫张仲方等多次劝阻,拾遗张权舆索性跪在紫宸殿下叩头相谏,说:“昔周幽王幸骊山而为戎所杀,秦始皇幸骊山而国亡,玄宗幸骊山而禄山乱,先帝幸骊山而享年不长。”言之凿凿,说的都是史实。
唐敬宗不信鬼,执意要去试试:“骊山若此凶邪?我宜一往以验彼言。”自然,鬼是没有立即出现的。于是回长安就对左右大臣说:“彼叩头者之言,安足信哉?”可谓得意之色溢于言表。但万万没有想到,次年12月,唐敬宗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实事求是地说,周幽王死,秦二世亡,安禄山叛,唐穆宗享年不长,都与骊山有关,这是一种巧合。然而,偶然之中,自有必然——周幽王贪色宠褒姒享乐无度,秦始皇筑骊山墓天怒人怨,唐明皇与杨贵妃嬉戏于华清池的清水绿波之中而荒废朝政。“幸骊山”仅仅是这些封建帝王只图寻欢作乐,不顾百姓疾苦的一种标志性的行为。
这次游骊山有些偶然。因为行程表上没有这个景区,只有华清宫。因是散客组团,每个游人的情况不尽相同。我问导游,我们的行程中是否含有这个景点。得到肯定的答复。游客中山西太原的母女就只游华清宫,而没有骊山景点。所以导游在发票时,给山西母女发了票价120元的参观券,给我们的都是价值150元的门票。
当导游介绍骊山景观时,称骊山有老母殿、老君殿后,我立刻产生了拜谒老母的冲动。我想,一定是我与骊山老母有深深的情缘吧。我相信看似偶然的东西往往是必然的。
当我提出不去“捉蒋亭”,只上山拜老母殿、老君殿时,导游说没有上山的路,只能乘缆车。因为预定的4点10分集合,我们只能按导游的安排,乘坐缆车,以便节省时间和体力。这就是跟团旅游与自由行的最大区别。
导游得知我们要乘缆车非常热情,她领我们从近路穿过华清宫的侧门,来到缆车登车处,又主动联系缆车票,我们将120元(两人的往返车票)钱递给她,由她来办理购票手续。明知她肯定有提成(否则她一定会让我们自己去购买),但这与我们关系不大,她为我们服务,挣点辛苦费也是应该的。从西安回到天津后,我问女儿,几年前游览骊山你是如何登上山峰,拜谒骊山老母的?女儿说,是从华清宫旁的山路爬上去的,又乘缆车返回的。
下了缆车,重新检票,转过很短一段路,就来到殿南道场,眼前便见道观山门,圆拱大红门眉上方高悬“老母宫 ”牌匾,为陕西省书法协会主席钟明善先生墨宝。“天地人寰肇始老母乃先祖,日月星斗生辉大道是本源的金色门联。”全面诠释了骊山老母是生化天地万物之母,开启大道教化之始祖。
“骊山老母”,也称无极老母,传说居于骊山。上古时期,女娲在这里“炼石补天”。中国道教协会所纂《道教大辞典》解释说:“相传骊山老母曾在此山‘炼石补天,抟黄土做人’。仙逝之后,人们将其葬于骊山之阳,又于骊山西绣岭第二峰上修建了一座女娲祠以表纪念,后人逐渐改称老母殿。”在秦代、唐朝广德元年、明朝万历年间、清朝顺治时期、共和国建国初期和1988年,曾经数次增修或扩建。2001年由现任老母宫主持陈圆明道长,率道众节衣缩食,多方募集资金,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重修后,才成就了如今肃穆庄严,规模宏大的道观群体。骊山因为有了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类老祖母的盛名,而声播四海,游人如织。
老母殿坐北面南,占地20余亩,殿堂房舍80多间,三节庭院。依次为山门,三霄宝殿和老母主殿,配以东西厢房、古树名木、庄严和谐、令人神往。
走进山门,前行数米,来到三霄殿前。三霄殿供奉碧霄、云霄、琼霄三位女仙。在三霄殿正北边,是巍峨壮观的老母大殿。是仿故宫太和殿式样建筑的,四周环以汉白玉石护拦、飞檐彩拱、金色屋面、庄严肃穆、大气恢弘。两殿相距20余米,中间筑有巨型焚香炉,炉内香火旺盛,香烟腾腾。
金色“创世圣母”牌匾下面,身坡锦袍,面露慈祥的巨型金身法像,就是声名赫赫的骊山老母。两边金童玉女护法,左右供奉斗母、地母、碧霞元君、观音老母以及金、木、水、火、土、风、雨、雷、电、太阴、太阳等各位尊神。
在此驻足,仰视着高坐于龙首莲花座上仪表穆的老母塑像,不禁肃然起敬,万念俱寂。我曾参观拜谒过众多佛道寺院庙宇,但有如此感觉的并不多。此时此刻,心是那样的明澈、宁静,空灵而悠远。明显地感到母老殿以难以言表的好“气场”。
拜过老母,在老母殿东侧,就是老君殿。顾名思义,就是供奉太上老君的道教庙宇。这里原为唐代华清宫之长生殿所在地。
唐高宗李治因老君姓李(李耳),且为道教始祖,认为和其同宗,更加敬之,被认作先人,上了封号,相传唐玄宗游幸华清宫时,两次在此梦到老君降临阁内,因此称为“降圣阁”又称“朝元阁”。
许多人对太上老君的印象来源于电视剧《西游记》,把他当成没有什么能耐,总被孙悟空耍弄的角色。其实,太上老君是元始天尊所传度的弟子,可谓“法力无边”。太上老君为道教“三清”之一。在道教序列里,最高尊神是“三清”,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在道教序列中,太上老君是万物之祖,太阳、大地都是太上老君分性而成。天宝年间,玄宗为他上“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尊号。我们到此,能不怀着一颗敬仰之心吗?
老君殿庄严肃穆。因已经过了旅游高峰期,来这里进香的人很少,我和老伴向太上老君三叩九拜,在一旁的道士敲着磬。拜罢,我和老伴分别向功德箱里捐了些钱。
站在老母殿往东一望,峰峦逶迤的群山,白云与苍山构成优美的景观,不远处山峦上便可到看西绣岭第一峰上昔日的烽火台。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典故发生所在地。我在四十年前看《东周列国志》时,留下了深刻印象。相传,周幽王为博取爱妃褒姒一笑,曾在这里举烽火戏弄诸侯。后来,当犬戎(陕西西部游牧民族)攻入骊山,幽王再下令点燃烽火,各诸侯早就被“狼来了”戏弄过,无人来救,结果,幽王被杀,褒姒被掳,西周灭亡。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眺望著名的烽火台,没法亲临感悟了。褒姒早已逝去,而烽火台却记录了那段荒诞而又真实的沧桑旧事。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内心深处徘徊不去。在骊山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历史。
骊山如今已经成为旅游胜地,游客不绝。华清池也敞开着供人观赏。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周幽王、秦始皇、唐明皇以至唐穆宗和唐敬宗父子,都是一面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