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国的故事与“烟花柳巷”(下)——对《西游记》部分故事情节的解析(十四)
(2013-03-17 18:58:52)
标签:
西游记女儿国烟花绮语无欲 |
分类: 西游研究 |
小说寓意非常明确,是用象征的手法,阐述佛理,阐述佛教对色情的态度。按照佛教说法,真心修炼的人,应当远离物欲,远离情欲。在禅者看来,色的本体也是清净的,他跟宇宙中一切事物一样,都具有其清净的法性。只有这样,才能一心一意,全身心地投入修行之中,才能比较快地开悟见性。一个诚心修行佛法的人,即使在酒色场中,也决不会失落自己的本心。只有在任何财色引诱面前,依然保持自制自持的人,才算是个大彻大悟的人。所以,小说在描写八戒打死蝎子精后的55回结尾写了“断绝尘缘离色相,推干金海悟禅心”这句点睛之笔。
佛祖释迦牟尼晚年曾到毗舍离城郊外的芒果园居住。这个芒果园是捺女的果园。捺女是个当地非常富有而且美丽出众的高级妓女。用现代的话说,相当于高级交际花。她曾以巨资献给当时印度耆那教寺院。当时,佛教和耆那教之间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信仰耆那教的信徒归依佛教的人很多。捺女在拜见释迦牟尼后,听了佛祖的开示,便产生了敬信之心,邀请释迦牟尼和比丘们第二天中午去她家应供,也就是请大家吃饭。因为这个女人太美了,所以在应供之前,佛祖特别训示比丘们说:“作为佛子,不能不见力。所谓见力者,就是即使削身骨,也决不动自心,不任赴恶作。”就是说,佛祖怕自己的弟子在女色面前定力不足,因此又对他们提出特别叮嘱。
远离情欲,是指修炼者应当做到无欲。佛教对于持比丘戒、沙弥戒者,都要求断绝男女之间的淫事。断绝情欲比五戒中的戒邪淫更进了一步,要求更高了。对一般家庭中的凡夫俗子来说,正常的夫妻生活是人的本能需求,无可厚非。对于在家的修行者,由于夫妻关系尚存,所以佛教只禁止邪淫行为。也就是说要禁止除了已婚夫妇之外的一切男女间的性关系。为什么要坚决禁止邪淫?首先是为了维护个人的健康;第二是维护家庭的安定;第三是为了子女的幸福;第四是为了维护社会和谐。如果因此造成了家庭的纠纷,引起家庭之间的冲突,那么,修行的人是无法保持良好平和心态的。开悟成佛只能是幻想了。当然,不要说佛教,不正当的男女性关系同样是社会道德,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无论是唐僧还是猪八戒,既然受了比丘戒,当然不能在情欲上违反戒律。小说中,唐僧多次接受了情欲的考验,不为各种美色所动。而猪八戒则在情欲方面仍凡心未泯,时常存在一些非分之想。
按照佛教的戒律,不用说比丘戒这样的高级戒律,即使是“八正道”中的“正语”——就是端正一切言语,讲真语和实语。也有不讲绮语(戏论淫词)的要求。如果有人用一些猥亵的语言挑逗他人,同样属于犯了戒律。甚至一个人只有有占有他人的一点欲念,而没有语言和实际行动也不行。用世俗法律衡量,这不构成犯罪。仅仅属于一个人思想意识问题,不够高尚,低级趣味。但在佛教看来,却属于违反了“八正道”中的“正思维”——就是不使心中升起贪欲、嗔恚、害心等活动。所以每个修行者在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之外,还要清净意业(人的思维、心理活动),连不良的心理活动都不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