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2012-09-05 19:04:54)
标签:

弥勒佛

凌云

乐山大佛

九曲栈道

凌云寺

分类: 旅游记事

来到四川的第二天,我们的游程是游览乐山大佛。

我对乐山大佛的第一印象,来自于文革中看的科普著作《十万个为什么》。我大哥是个科普迷,因此购买了许多科普著作。其中《十万个为什么》购买了十来本。有一个篇是介绍乐山大佛科学的排水系统的。书中有简介,也有插图,于是,我对这是世界上最高的坐佛有了直观了解,并留下了深刻印象。 

来到岷江边的停车场,随地接导游沿江行走。这里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因此处为三江汇合处,洪水季节水流直冲凌云山脚,势不可挡,过往船只常触壁粉碎。凌云寺名僧海通见此甚为不安,于是发起修造大佛之念,一使石块坠江减缓水势,二借佛力镇水。弥勒佛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也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的要求一致。海通募集20年,筹得一笔款项,海通去世后,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征集工匠,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岩壁上开凿,朝廷也予以资助,历时90年弥勒佛坐像终告完成。

我们沿着石阶前行,首先来到凌云寺,凌云寺建于唐代(公元713年)。开凿佛像时,寺又有扩建。曾毁于几次战乱,现存凌云寺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重新修建的。以后又经多次修葺。

寺院门正中匾上集苏东坡书凌云禅院四字(苏东坡即出生在离此不远的眉县)。两旁联文是大江东去,佛法西来。此联既使人有佛法庄严之感,又表明了凌云寺所踞地理位置,还巧妙地将大佛两字嵌于其中。寺内有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经楼等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到此顶礼膜拜的游人摩肩擦踵,殿外香烟袅袅,非常旺盛。  

灵宝塔又名凌云塔,因其耸立在凌云寺后的灵宝峰巅,故以山峰命名。塔建于唐代,塔形呈密檐式四方锥体,砖砌而成,坐东向西,高38米,共十三级。塔体中空,内有石阶沿塔轴盘旋至顶。塔顶为四角攒尖式。灵宝塔每级都开有窗眼。根据山川形势,修建此塔的目的,主要还是作为三江合流处的标志。在清音亭凭栏远眺,江天悠远,山清水秀。   

从凌云寺出来,向左走几十米,就来到坐佛前。此处基本与佛像头部平行。

佛像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头长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脚背宽8.5米,可坐百余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称。在同事们前些年去乐山的照片上,我曾看到他们坐在脚背上的照片。

乐山弥勒佛与我们平时看到形象不一样。平时我们在寺院山门看到的弥勒佛,总是胖乎乎笑呵呵的形象,那是根据中国五代时期一个名叫契此和尚(又称布袋和尚)形象塑造的。契此是浙江奉化县人,乐善好施,能预知天气和预测人的吉凶,经常拿着一个布袋四处化缘,在圆寂前,他曾说了一个偈子: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是说弥勒可以有千百个化身,平时就常常向世人展示,但普通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因而大家便认为他是弥勒佛的化身。于是,日后中国寺院的弥勒佛,都是按照这个形象塑造的。而乐山大佛因为开凿年代在此之前,还保留了印度佛教寺院的形象。

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这些排水系统,千百年来有效地保护了大佛,对防止侵蚀性风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看到当年工匠的其妙构思,真让人敬佩不已!

据导游介绍,乐山大佛3次神秘显灵。三年困难期间,四川死人无数,乐山大佛脚下的河流,饿殍泛滥,大佛不忍目睹人间惨剧,于1962年,痛苦地闭上了眼睛。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伤数十万,大佛怨天不公,面露怒色。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申奥成功,喜事连连,大佛头闪佛光,吉相丛生。以上三次大佛显灵,导游都从背包中拿出来照片给游客展示。

九曲栈道是与修建佛像同时开凿的。栈道最宽处1.45米,最窄处0.6米,共217级石阶,沿崖迁回而下,可到大佛脚底。崖壁上留下的石刻佛龛,遗憾的是它们的风化现象非常严重。这成了“华山一条路”,结果,游客们挤在一起,只能慢慢地踱步,个别游客等不及的,竟然原路返回。而从九曲栈道向下行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高度瞻仰大佛。

走下九曲栈道,绕过佛脚是开凿于1983初,1984年竣工,位于大佛左侧的凌云栈道。 栈道全长约500米,削壁穿洞,隐藏在乐山大佛左侧悬崖绝壁间。这里比九曲栈道要宽敞得多,也没有那么陡的石阶,与大佛右侧的九曲栈道一起构成一条回环曲折的旅游路线。……

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五A级景点,实至名归。来此游览,真是不虚此行。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这是沿江公路优美的风景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此为三江汇合处远处右上方为青衣江,右下为大渡河,左为岷江。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此为乐山大佛的入口处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著名文学家苏轼手书的“佛”字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上山途中所见石刻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苏东坡曾在此游览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因乐山所供奉的是弥勒佛,弥勒所在处上天兜率宫,故石刻上标有“兜率宫”字样。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凌云山山门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香火旺盛的寺院,游人如织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俯瞰三江口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来到大佛旁所见大佛尊容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沿着九曲栈道下行,所见到的大佛尊容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继续下行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俯瞰大佛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栈道上拥挤不堪的游人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崖壁上留下的石刻佛龛风化现象非常严重。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即将从栈道走下所看到的大佛尊容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这是到底部仰视大佛全貌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这是九曲栈道游人拥挤的景象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从栈道另一侧爬山,来到山后的花园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漂亮的金鱼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游人在导游的带领下,由此下山去东门。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四川行之二——游乐山看大佛
沿途秀美的风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