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浒传》文化的批判(二)——劫富济贫,“替天行道”没有?

(2011-08-11 16:55:25)
标签:

施恩

《水浒传》

不义之财

快活林

生辰纲

分类: 水浒杂谈

一直以来,梁山好汉被认为是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英雄好汉,但他们究竟“劫富济贫”了吗?这些好汉到底为天下百姓干了什么好事呢?

我们首先看看他们是否劫富济贫。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中精彩的一个片断,已编入中学教科书。这是以晁盖为首的几位头领,在上梁山之前组织的一次重大抢劫行动。故事缘起大名府梁中书买了十万贯礼物,庆贺他的岳父蔡京生日,委托杨志监押护送到东京。刘唐及公孙胜打听到这一消息后,给晁盖报信,晁盖等人便策划此事,通过一系列严密的部署,将杨志等押运生辰纲的官军全部麻倒,夺取了生辰纲。

吴用在动员阮氏兄弟时说:“取此一套富贵不义之财,大家图个一世快活。”(第十五回)无论是劫取生辰纲的豪杰,还是《水浒传》的作者,强调的都是“不义之财”。生辰纲确实是不义之财,是可以取的。但劫了不义之财干什么了?阮小七说:“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们……学得他们过一日也好。”这是说,抢劫“不义之财”的目的,并非去做接济穷人的正义事业,不是通过济贫,让天下更公平。

晁盖、吴用等人在抢劫成功后,便把这些不义之财俵分了,只不过是把财富从梁中书的腰包转移到自己的腰包里。实际上,这些不义之财是从一个掠夺者手中,转移到了另一个掠夺者手中。主人改变了,不义之财的性质并没有改变。贪官不道德的,抢劫贪官窃为己有难道就道德了吗?蔡京、梁中书固然可恨,但晁盖、吴用的劫取行为也好不了哪去。这充分反映出中国人的嫉妒心理和对绝对平均主义充满了幻想。

劫道是山大王的主要业务,《水浒传》里的人们对此都不陌生。“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处过,留下买路财”这是他们抢劫的理论。

晁盖上山后马上有一次抢劫,派了几百人下山,抢了20多车财物,一半留在仓库里,另一半中的二分之一给当时山上十一位头领平分,其他二分之一给七八百小喽啰平分。头领所得是喽啰们的70倍。不但劫富没有济贫,就连梁山内部,也存在分配严重不均的现象,全成了几个大首领的私房钱。

梁山的众头领宰了不少大户人家,劫富不假,却始终没有济过贫,只“打土豪”却不“分田地”,对社会从来没有过什么善举,根本谈不上“替天行道”。无论是攻打大名府、东平府、曾头市、祝家庄,他们都是将战利品(包括金银财宝和粮食)装上车子,拉到梁山,从来不分发给穷苦大众。

第二,替天行道应该是为了社会公平,除暴安良。梁山的好汉在这方面又是如何做的呢?

水浒中,除了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属于为民除害,替天行道。鲁智深打了强抢了民女的小霸王周通,让其推掉这桩婚事,属于典型的主持正义。另外,九纹龙史进在少华山劫道时,遇到一个画匠被两个做公的押解,便询问案情,画匠诉说了他的女儿被贺太守抢夺的冤情,史进气不过,便要刺杀贺太守,结果被发现,押在牢中。鲁智深要去营救,结果也被发现,一起被关入牢中。宋江也曾对鳏寡孤独等社会弱势群体伸出过援助之手。除此之外,梁山好汉为社会就乏善可陈了。

武松醉打恶霸蒋门神,令人称快。是除暴行为。但根本不是什么为民除害,除暴安良之举。实际上是施恩与蒋门神争夺快活林一带的娱乐业的控制权,则是一种典型的“黑吃黑”较量。

施恩原是快活林地方上的黑老大,开着一家酒店,收取着市面上的保护费。三陪小姐想在快活林混饭吃,得先经过施恩点头恩准。施恩能在商贾云集、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的快活林里做老大,一是有老爸孟州管营的身份撑腰;二是仗着自身有些拳脚本事。还有八九十个打手(牢房囚徒)听候他的命令。每月光开酒店和收保护费的收入就有二三百俩银子。

后来,新来的张团练带着蒋门神来夺快活林,两股黑势力为争夺这块肥肉展开了一场火拼,施恩被蒋门神一顿拳脚,打得他两个月下不来床。施恩无时无刻不想着报仇,但他确实让蒋门神给打怕了,没有十足把握,不敢轻举妄动。武松的出现使施恩眼前为之一亮,这个新发配来的大汉不正适合替自己报仇吗?于是,施恩对待武松热情有加,日日酒肉不离,一条龙服务。武松也不负施恩所望,三拳两腿打跑了蒋门神,为施恩拔了创,从此“施恩重霸孟州道”。没别的,他开始向商家加倍收保护费:“自此,施恩的买卖比往常加增三五分利息,各店里并各赌坊、兑坊加利倍送闲钱来与施恩。”(《水浒传》第三十回)。读者只要用心去读《水浒传》,这些问题都写得非常清楚。

我们再看看梁山发起的多次战役,是否为“替天行道”,除暴安良?

梁山所进行的大规模的战役,许多是为了“义”字,而不是“道”字。如:江洲劫法场是为了救宋江;打无为军,杀死了黄文炳一家大小四五十口人,是为了给宋江报仇;打祝家庄是为了给山寨抢夺粮食;打高唐州是为了救柴进;打大名府是为了救卢俊义;闹华山打华州是为了营救鲁智深和史进;打青州是为了救孔明;打曾头市是为了夺回照夜玉狮子马,出一口曾头市侮辱梁山的恶气。这些都与“替天行道”毫不搭界。

因此,梁山好汉的所为究竟是为民除害,还是一己之私,泄私愤而报复,不是非常清楚吗?我们看待一个事物,不要光看他们打着什么动人的口号,关键要看他们到底做了些什么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