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世纪40年代在日本洋行工作的中国工人

(2010-10-12 13:03:16)
标签:

南马路

汽车零件

中国工人

车行

太平洋战争

杂谈

分类: 天津往事

30年前,我和一个曾在日本车行工作的老师傅聊天,谈到日本人管理企业如何严密的时,老师傅颇不以为然,他向我讲了他在日本洋行经历的一些事。说明日本人管理企业尽管严格,但中国工人还能钻他们管理上的漏洞。由此可见,管理中国人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车行日常出车都有记录,并制定了严格的耗油指标,多少里程给车辆加多少油有明确的规定。看似无懈可击,但车行的中国工人照样有办法,能够用省出来的汽油拉私活挣外快。比如,如果两辆车到北京送货,这两个人就商量好,去程你开车拖着我的车,回程我开车拖你的车回来。这样单程最多增加30%的油耗,但两辆车都省下了单程70%的汽油。至于偷偷卖了备用轮胎,回到车行谎称车胎跑丢了的,就更不用说了。当然,一旦被查出,日本车行的惩罚措施也是非常严厉的,比如吊起来用鞭子抽打。有时还会牵来一只凶恶的大狼狗进行威慑。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的汽油供应紧张。技术人员发明了以豆油替代汽油的技术。因为豆油可以在中国获取,解决了美国禁运石油后,带来的油荒。日本经理对中国司机说,这种豆油燃料已加入有毒的添加剂,绝对不能食用。但工人们发现加油时,并没有添加什么东西,便偷偷放出点油,先尝尝,发现没有异味,吃后也无不良反应,便相互告知:放心食用,没有问题。

最让日本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一辆崭新的丰田牌汽车还没投入使用,就不翼而飞。这个“奇迹”是车行许多人“协作”完成的。首先要与南马路经营汽车零件的商店洽谈好,什么时候来车,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的天津南马路是一条很窄的马路,中间有一条电车道,“白牌电车围城转”,说的就是这趟电车沿着东西南北四条马路行驶。所以南马路虽然不宽,但交通便利。

南马路的商家以日用五金、机械五金、轴承电料、汽车零件为主。有惠丰轴承行、安利自行车行、津利铁丝编织厂、义成轮胎店等。安利自行车行在20世纪30年代主要销售英国、德国进口的自行车。骑辆凤头牌、飞利浦牌、日本富士牌自行车,在当时非常时髦,与现在驾驶私家轿车差不多,只有富宅商家才买得起。

在南门西路面上有一些店铺从事的是拆卖汽车零件业务的。其中三义成铁号的掌柜陈宝贵从修理汽车开始,后来干起拆卖废旧汽车零件的买卖。当时,中国所有的汽车都是从欧美进口的,特别是美国的道奇、雪佛兰、福特等品牌轿车最流行。“七七事变”后,日本出产的汽车多起来。这些车子除了易损件以外,很少有备件,于是陈宝贵他们用很低的价格买来废旧汽车,进行大拆大卸,不能用的零件扔掉,能用的作为修车备件。整个华北地区的汽车配件都到南马路来买。

天津最早的车行是美丰和亨茂两家,所以,无论是开汽车的司机,还是从事修车的技工,无一例外都是这两家车行出来的,大家彼此都相识,有的还是师兄弟。所以洋行的中国司机与陈宝贵非常熟悉,很快谈好卖车价格。

要完成这项“奇迹”,还需要十名左右的司机以试车为名,把车子开出车行,其中得到中国门卫师傅的默许最为重要。最后大家按比例分成。

刚从货船上卸下的新丰田汽车,开到车行,司机以熟悉汽车性能为由,进行试车非常正常。当十来部汽车开出车行后,其中一辆车直接开到提前约好的南马路经营汽车零件的商店。不到两小时,车子已经全拆成零部件,此时,即使日本人来此查找,也面目全非。

从南马路经营汽车零件的商店拿到“货款”后,按照所有参与这次行动的人员(包括门卫)人数进行分配,一人一份,皆大欢喜。过了一个多月后,日本人才发现丢失了一辆车,但在那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他们始终不得其解。

如果说这种行为是中国工人对日本侵华行为的变相斗争,也不能说毫无道理,但这种偷盗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即使是对日本军国主义满腔仇恨,也应当采取正当的斗争手段。写下这篇博文,主要是将这段事情记载下来,为有兴趣研究这段历史的人提供点素材。

(本博文是受到网友“潇水一方”的博文“梁上春秋”的启发而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