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鸭绿江畔的野趣

(2010-08-27 11:51:24)
标签:

野趣

断桥

主航道

轱辘

鱼池

分类: 旅游记事

到丹东学访的正式议程结束后,接待我们对丹东同行提出让我们领略一下鸭绿江野趣。客随主便,在主人的安排下,我们沿着鸭绿江岸简易的公路溯江而上,经过两座中朝合建的水电站和万里长城最东端的烽火台遗址,便来到离丹东约 100公里的宽甸界内了。

汽车在一座断桥旁停了下来。这里偶尔有一两辆车子经过,几乎看不到人迹。不禁使人想起陆游《卜算子·咏梅》中“驿外断桥边”的词句。这里曾经是当年志愿军过江入朝的第三座桥梁。鸭绿江主航道的朝方的桥梁,早已被联合国部队的飞机炸毁,只留下几座桥墩。而中国一侧则成为名副其实的断桥了。

鸭绿江畔起伏的丘陵,郁郁葱葱,这里虽然紧挨着水电站大坝,却没有令人惊心动魄的水声和水雾升空纳征气势磅礴的景象。鸭绿江是我见过的最清澈的江水,这得益于上游森林密布,没有经过大城市的缘故。虽然是盛夏,这里感觉不到热的气息。绿盈盈、清粼粼的江水,有一种油画般的静态美。

我们信步在江畔,尽情地欣赏着秀丽的劲射。这是与大自然拥抱,此时此刻,久居城市的焦躁、积郁、疲惫都云消雾散。迷离的双眼得以洗濯,每人都感到一身的轻松,一种超然的飘逸。

在断桥上照相留念后,我们来到江边的一家农舍,在丹东同行的安排下,我们中午就在这里吃炖鱼。主人领大家来到鱼池,十几条鱼在长方形的水池中来回游荡,每条都在四五斤上下。客人选中了哪条,主人就用长竿渔网捞那条。这个鱼池用水泥和石头砌成,池水与江水相通,中间有铁栅栏将其分开,什么时候吃鱼,鱼都是活的。

来旅游的人们不愿在江畔小院等待开饭,他们向主家借了条铁皮船,划着桨向江中驶去。船不大只能一次坐5个人,所以只好轮流坐。开始,大家还不敢划得太远,在江中心照相留影也就罢了。第三拨的人胆量越来越大,不知不觉穿过了主航道,接近了朝鲜江岸一边。大家谁也没注意,一个持枪军人从草丛中站起来,用“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的朝鲜语警告中国游客赶快回去。几个人正踌躇间,这个军人把冲锋枪端起来,还煞有介事地“哗啦啦”地拉了几下枪栓,以示警告。大家这次都怕了,赶快往回划桨,生怕朝鲜军人开枪。

在中国这边的饭馆女主人,在院内的案板上,把鱼稍作收拾,便将鱼放在大锅里清炖起来,虽然没放什么佐料,不一会儿,鱼特有的香味就弥漫在小院里……

饭桌就支在院里的平台上,除了几道青菜,以炖鱼为主。当大家知道刚才几位“偷渡”未果同行的经历后,忙敬酒压惊。好半天,这几位才从惊魂落魄中恢复到常态。这成为我们这次旅游的一个插曲。笔者平时不太喜欢吃鱼,不仅嫌摘刺麻烦,也觉得鱼肉不香。但吃了鸭绿江的炖鱼之后,却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醇香。鸭绿江的风光与这野餐吃鱼一样,有一种原汁原味的美。

(本文最初发表在1998年4月17日《红桥报》,本次博主略作补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