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前几年热播的时候,我还是有点不屑一看的,前几日不知怎么的想起来看看,结果一看就上了瘾,一口气就看完了,觉得这部作品还是很不错的,尤其剧中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命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引发了我不少的思考。就其中的一些人物分析如下:
1、夏冬春
夏冬春是剧中死的最早的一个人物。她一出场就给人没有留下好的印象,因自己的父亲比安陵容的父亲官位高就瞧不起安陵容,并多次欺辱安陵容,还因安陵容的一个小的差错就对其不依不饶,极尽羞辱之能事。在她对宫中形势还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地认为皇后就是后宫中可以依靠之人,并因此得罪了华妃,使得华妃对其下了杀手,可怜进宫没几天就不明不白的死去。
夏冬春是一个脑子太简单的人,她根本就不懂得后宫斗争中的水有多深,只凭自己简单的认识就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以为只要靠上皇后这颗大树就可无忧,岂不知一个新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最应该做的就是应该先了解清楚这其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要轻易去得罪任何一个人,更不要轻易去投靠斗争中的任何一方,而应该保持低调,在了解清楚其中的关系后再作出判断,才能保证自己很好的安身,她的张扬和愚蠢最终毁了自己。
2、余莺儿
余莺儿本来只是倚梅园里的一个宫女,但她有极强的出人头地的愿望,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冒充甄嬛而获得皇帝的宠幸,因此成为了余答应。她是典型的小人得志,对自己有着极为错误的认识,以为得到了皇帝的宠幸就有了靠山,她不但敢欺负眉庄贵人,竟然还欺负到了皇帝喜欢的甄嬛头上,因此她的死也就是预料之中的事了。
有出人头地的想法本没有错,但你必须要有实力作为基础,如果你是因为侥幸而出人头地,你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始终要有一种敬畏之心,始终保持低调做人,不要错误估计了形势,否则你的命运一定会很惨。一个人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一定要清楚,你的能力最好要和你的位置相匹配,如果位置远远超过了你的能力,出问题是迟早的事情。余莺儿错就错在了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高,她得到皇上的宠幸本来就是靠投机得来的,并不是靠实力,而她还盛气凌人,以为皇上有多喜欢她。对自己错误的认识以及对形势错误的判断最终导致她死的很惨。
3、齐妃
齐妃是三阿哥的母亲,因老大老二已亡,三阿哥实际上成为了老大,因此,三阿哥是太子最有力的的竞争人选。可惜的是他有一个很没水平的母亲齐妃,皇上因不喜欢齐妃而自然就牵连到了三阿哥,对三阿哥也是很不感冒。而齐妃做梦也想让三阿哥得到皇上的喜欢,以便能顺利地坐上太子之位。正是因为心太急,再加上自己说话办事都没水平,最终被皇后利用来给叶答应下毒,被发现后上吊自杀。
齐妃在后宫中本来有着很好的竞争优势,虽年老色衰,但她有三阿哥这个皇子,只要安分守己,即使三阿哥当不上太子,最不济也会是个王爷,他的后半生也就有了依靠。但她看不清形势,急于求成,发被皇后利用,最终落了个上吊自杀的结局,还连累了自己的儿子。这一切都是自己的愚蠢所造成的。
4、曹贵人
曹贵人在剧中算是个比较聪明的人,她先投靠了如日中天的华妃,当看到华妃即将失宠之时又投靠了有发展前途的甄嬛。从这些表现来看,她的确算是个聪明人,她能审时度势,为了自己和女儿的前途,不断在判断着宫中每个人势力的消涨,由此来决定跟着谁走。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落下了不忠的骂名。当华妃快要倒下时,她不失时机地又踩了一脚,并劝皇上处死华妃。也真是因为这一点,让皇上看到了她的狠毒,并最终毒死了她。
曹贵人一没有显赫的家世,二没有美丽的容颜,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自己有一个女儿温宜公主。要想在激烈的后宫斗争中立足,她不得不找一个靠山,但这种做法往往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如果站错了队,就会满盘皆输,而她就是因为站错了队而导致自己不得善终。
5、端妃
端妃在这部戏里算是比较有智慧的人物之一,她因被皇上和皇后利用而得罪了势力强大的华妃,并因此被华妃百般欺辱,但是她深深明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道理,因此暂时远离后宫争斗第一线,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静观其变。当她看到争斗双方胜负已经很明了的情况下才站了出来,给自己的敌人华妃致命一击,最终联合甄嬛彻底击败了华妃,从而实现了自己报仇的愿望。
端妃很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因年老色衰,已经不可能在和年轻的嫔妃们争宠了,所以她不正面参与后宫争斗,只是想让自己的后半生平安度过,这就是她的自知之明。她目光长远,在形势不明的情况下绝不选边站队,这就是他的智慧之处。因此,她的结局算是非常之好了。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是在复杂的环境之中生存的根本,安陵容、琪嫔、夏冬春、余莺儿、齐妃等人就是因为没有自知之明才落得一败涂地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