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市宽松黄金供给侧 |
分类: 股票 |
六月初以来,我一直在喊空,现在告一段落。
我错了吗?从结果看,我错了。但我认为我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必须看清高层怎么做,看清了,再出重手不迟。否则就算是赚钱,也是撞大运。这方面,机构们或许只比散户领先半个月。在准备过程中,散户入手完全来得及。
6月初我为什么看空大盘?因为从当时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情况来看,总体一直在回收货币,而且4月底高层说了要“回归市场”,5月9日“权威人士”再次确认。在这种情况下,我预期“去杠杆”政策要持续一段时间,有错吗?
6月份是半年期限,有很多需要用钱的地方。此时观察央行是收紧还是放松,是最有效的。
看准了再出手,我认为没错。这样可能丧失“鱼头”或“鱼尾”行情,但我认为是值得的,鱼头鱼尾都想通吃,是很贪婪的想法。
6月份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如下图所示。
因此我只能得出结论:正在执行大规模宽松、但口头上“稳健偏宽松”的政策。“供给侧改革”,重复一下五大要点:去产能、(房地产)去库存、降成本、去杠杆、补短板,大家觉得执行效果如何?
拿去库存来说,6月23日出台重磅政策:减少北京、天津和上海的2020年耕地保有量指标,基本上各降低了1000平方公里(上海600平方公里),新的耕地保有量是:
北京:原需保有21.47万公顷耕地,现在为11.07万公顷;
天津:原43.73万公顷,现33.40万公顷;
上海:原24.93万公顷,现18.80万公顷。
如果北京多出1000平方公里可以建房,按一平方公里两万人计算,可以再多出一个北京城的人口;上海也可以多出最多600万人。也就是说,国土资源部这个政策,等于不再考虑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京津沪的房价,短期也无可能继续大幅上涨了。
以前一直都说要保证耕地,保证耕地。国家多次强调,耕地不能少!尤其是北京上海,房价再高,耕地也要维持!这也是很多人对京沪房价保持乐观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现在谁想到国土资源部会出台这个政策呢?
很多政策都是如此。政策突变,你能预期吗?为什么不看准了再做?为什么不能稳健一些呢?
写到这里,我估计关心房价的人可能暂时更关心京沪楼市的未来。请大家放心:虽然暂时没有大幅上涨的可能,但是这个政策,意味着中央继续维持、推动超大城市的发展,所以小地方将更被掏空。而为了维持地方稳定,国家将释放更多货币,国内通胀将日益严重。加上京沪不可能一下子把地卖完,而是可以从容卖地,维持经济良性循环,所以长远来看,京沪(以及深圳)的房价将继续稳定上涨。
换个说法是:当北京、天津多出2000平方公里土地、上海多出600平方公里土地可以从事工业、信息产业和房地产开发时,它们的经济肯定会继续良性循环。而在中国老龄化的大背景下,也意味着广大地区的经济,将更加雪上加霜。因此,国家必须更大规模地印钱,保持社会稳定。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当国家的经济政策已经转变为保大城市时,老百姓又该怎么做呢?
滞胀已经明确了。
上半年放水那么多,但前五个月国企的营收却小幅下滑。在民企投资大幅降低的情况下,总的GDP增长率真的能达到6.5%?那些数字值得相信吗?
滞胀,已经明确。那就是:货币高增长,但GDP上不去。
我认为:
1、在已经明确滞胀的环境下,股市虽然有可能上涨,但未必是最好的投资。
2、各种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各种不确定外部因素,实在太过重大。我有一篇文章又被封掉了(回复“九二”可看),所以没法多说,但请大家始终提高警惕。
因此,我给大家的投资建议是:在充分保证现金流的情况下,分散投资。具体地说:
1、股市,适当增仓抗通胀股和符合产业政策的股票。如果非要让我举例,我会说优质的有色股和地产股,比如:江西铜业(600362),保利地产(600048),江淮汽车(600418))。还有就是农业股,农药化肥股,比如湖北宜化(000422),北大荒(600598)。它们基本上仍在底部区域(除了江淮汽车),而且本身质地很好。
“知其雄,守其雌”,当贵州茅台(600519)、山东黄金(600547)、中通客车(000957)、正邦科技(002157)都在不断创新高时,类似的更优质股票,相当值得期待。
关于股市分散投资,以后我写文章告诉大家诀窍。当然,老手们可能觉得乏味,呵呵。
2、楼市,暂时观望,除非刚需。但刚需积累了一定资金之后,可以在大城市买房。刚需买房,什么时候都不错,就是别让自己的杠杆太高就行。
3、考虑换一些美元,以及买入黄金,尤其是黄金。
我每年都会买一些黄金。我的策略是:从不考虑卖出,因为我是让财富沉淀下来,对付超级黑天鹅事件。
“超级黑天鹅”?永不卖出?那你还赚钱吗?
没错,我买黄金,从没考虑赚钱,而是应对超级黑天鹅。这种黑天鹅可能几十年甚至百年才一次,但我觉得,为了家庭的安全,我这么做是完全合适的。关于买黄金,我以后专门写一篇文章。
恶性通胀可能在全球泛滥,黄金(而不是黄金股),是真正的货币之锚。而在恶性通胀、本币贬值的环境下,股市即使上涨,也不会有多大涨幅。
前一篇:从两个宏观角度看资金的紧张状况